第七十三章 罗澜(第2/2页)

时间到了九十年代,汇款的频率渐渐降低了,变成每月一次,后来变成半年一次,但是数额越来越大,每一笔都在万元以上,甚至还有来自境外的西联汇款。

“这俩个人之间无声的游戏真是有意思。”刘昆仑觉得蛮有趣,罗澜长达十年不断地汇款,楚嫣然每次都退回,两人都是有执念的人,或许这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吧,罗澜用汇款来表示愧疚和爱,楚阿姨用退回来表示拒绝接受和不谅解。

最后一次汇款是八年前,从那之后罗澜就没再汇款,刘昆仑不禁想到一个可怕的可能性,也许,罗澜牺牲了。

“不可能。”楚桐说,“我直觉他还活着,我们就从这最后一个地址查起。”

最后一次邮局汇款的地址又回到了近江,是府前街二十八号。

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钟,楚桐为了查找生父的下落连学都不上了,请了好几天的病假分秒必争,刘昆仑也只能舍命陪君子,找到府前街一带,发现这儿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这些年来近江城市发展太快,很多老街巷不复存在,不过这也给刘昆仑一个提示,虽然地址不在了,但是档案记录还在。

第二天,刘昆仑再次托关系查了府前街辖区派出所的户籍档案,二十八号是一个公户,里面本来有很多挂靠的户口,但是基本上这些人都迁出了,翻阅一遍也没有罗澜的名字。

户籍警解释了原因,二十八号的户口本是集体户,就是说一些大学毕业生转业军官之类暂时没有自己房子的人员,就落在集体户里,等单位分了房子或者自己购买了商品房,户口就迁出了。

“你们看,这个户口簿里就剩下一个人了,但这个人肯定不是你们要找的。”户籍警说。

“也许用的是化名。”楚桐说。

“嫂子说的很有可能。”陪同前来的詹子羽表示赞同,建议将户口簿上迁出的人员挨个查一遍,总会有线索。

“太多了吧。”刘昆仑看着几十个名字有些眼晕,这些人并非一个单位,也不一定真的住在府前街二十八号,仅仅是挂靠一个户口而已,查起来所消耗的人力成本可不低。

“没事儿,我叫几个朋友一起查,再说了,我们警察查案子其实用的就是这种笨办法。”詹子羽大包大揽,是一定要把那辆R1搞来骑一个月了。

“我建议还是从这个唯一留下的人查起。”刘昆仑看着档案上这个形单形只的名字---尤荣。

“这人呐,我刚才不是说了么,肯定不是他。”户籍警露出鄙夷的神情,“这是个瘾君子,小偷小摸,地痞无赖,外号叫尤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