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俄国的兴起(第2/2页)

莫斯科公国以牺牲周围的领地为代价,自己发展壮大。最后,它终于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可以公开反对他的主人鞑靼人并且获得了相当成功。莫斯科作为俄罗斯独立事业的领导者,被视为本民族的圣城和中心,尤其是对那些对斯拉夫民族美好未来一直深信不疑的人而言。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里。10年之后,在伊凡三世的治理之下,莫斯科向西方世界明确宣告,斯拉夫民族对拜占庭帝国及君士坦丁堡的罗马帝国传统享有世俗与精神上的双重继承权。一代人之后,在伊凡雷帝的苦心经营下,莫斯科公国的大公已经异常强盛,他们采用了“恺撒”、“沙皇”这样的称号,并要求西方各国的承认。

1598年,随着费奥多一世的去世,古代北欧人鲁里克的后代所执掌的古莫斯科王朝结束了。在接下来的7年里,一半鞑靼血统、一半斯拉夫血统的鲍里斯·哥特诺夫坐上沙皇宝座。他执政的时代决定了俄罗斯人民的未来命运。俄罗斯虽然幅员辽阔、土地富饶,但财政十分拮据。这里既没有贸易也没有工厂。它仅有的几座城市若按欧洲的标准衡量,也不过是一些脏乱的村镇。这是一个由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及一大群目不识丁的无知农民所组成的国家。它的政府受到斯拉夫、斯堪的纳维亚、拜占庭及鞑靼影响,是一个奇怪的政治混合体。除了国家利益,他们什么也不承认。为保卫这个国家,他们需要一支军队。为征集税收来供养军队,为士兵发饷,它又需要文职人员。为向大大小小的文职人员支付薪水,它又需要土地。不过在东部和西部的辽阔荒原上,土地是最廉价的商品,但是如果没有劳动力来经营土地、饲养牲畜,土地也就没有价值。因此,过去游牧部落的基本权力被一项一项剥夺了,最终在17世纪初叶,他们才被正式恩准,沦为了土地的附庸。俄罗斯农民从此不再是自由人,而是奴隶或者农奴。直到1861年,他们的命运还是极其悲惨,以致纷纷死去时,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才开始重新考虑他们的命运。

在17世纪,这个新兴国家领土不断扩大,向东迅速延伸到西伯利亚。随着实力日增,俄罗斯已经成为其他欧洲国家不敢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1618年,鲍里斯·哥特诺夫去世。俄罗斯贵族从他们自己人当中选出一员成为新沙皇。他就是费奥多之子罗曼诺夫家族的米歇尔,曾经住在克里姆林宫外的一间小房子里。

莫斯科

1672年,他的曾孙,另一位费奥多的儿子彼得出生了。当这个孩子成长到10岁的时候,他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成为俄罗斯女王。于是,小彼得被送到帝国首都郊区的外国人聚居地去生活。那里聚居着苏格兰酒吧主、荷兰商人、瑞士药剂师、意大利理发匠、法国舞蹈教师和德国男教师,这些使这位年轻的王子对那个以不同方式处事、遥远而神秘的欧洲产生了一种难以磨灭的早年印象。他模糊地感觉到一定存在着一个与俄罗斯截然不同的世界。

当彼得17岁的时候,他突然将姐姐索菲亚赶下王位,自己成为俄罗斯的沙皇。他不满足做一个半野蛮、半东方化民族的沙皇,决心要成为一个文明国家的伟大君主。不过,要想把一个拜占庭与鞑靼混合的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大的欧洲帝国,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它需要强有力的手腕和精明的头脑。彼得恰好两者兼备。1698年,把现代欧洲移植到古老俄罗斯体内的高难度手术正式施行了。最终,病人没有死掉,但过去5年发生的事情明确表明,它始终没有从手术的惊吓中真正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