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最幸运的大陆(第5/6页)

世界大战期间,我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的地理知识。年轻人很自然地放弃学习德语,转而学习西班牙语。理由是“学会西班牙语,在南美洲的前景不可估量”,在战争尚未结束时,这种观点还没有体现出来。但事实上,那时世界与这片大陆的贸易往来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究其原因,在秘鲁、巴西、厄瓜多尔以及其他一些南美国家,对外贸易的具体细节都是由耐心细致的德国职员处理,德国人被认为是这类工作的行家。老板们没有想到,这成为最不幸的事:当南美洲加入了协约国后,那些可怜的德国职员都被送往集中营,于是所有对外业务也就马上中断了,直到战争结束,集中营里的德国职员们重新回来工作,一切才恢复正常。

密西西比河

渐渐地,我们明白了真相。虽然南美是个物产丰富的大陆,但是人口稀少,而在其他许多方面又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所以至少需要经过50年的努力才能前进一小步,但对那里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够的。当然,这里也有少数富有的人,但他们不是靠着整个大陆的发展而积聚财产的,或许是在西班牙统治时期攫取的,或许是在多变的政治格局中,以当权者亲属的名义趁机占有的。

第一条铁路

如果我在本章对南美的情况讲述不够详细,请不要怀疑我有反拉美情绪。相反,我作为一个北美洲人,我比南美洲人更加懂得欣赏他们的优秀品质。在本书一开始,我就告诉你们我要写的是关于“人”的地理,并且始终坚信,地域的重要性完全取决于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各方面的素质,比如科学、商业、宗教和艺术,以及他们对这个世界所作的贡献的大小。从这个角度看,到目前为止,南美洲几乎和蒙古一样,在各方面都是一无所有的。我总是反复强调这一点,或许这一切源于人口资源的极度缺乏。人口稀缺可能是因为:南美洲大部分位于赤道地带,在许多地方白人不可能取代当地的土著人,诸多的混血(黑人和白人的、白人和印第安人的,还有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儿)难以施展他们在各方面的潜能。

最古老的山脉并不代表海拔最高

很久以来,南美洲是各种政治的舞台。巴西帝国虽然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但还算一个较新颖的事物。还有巴拉圭的耶稣会,它在研究乌托邦的学术著作中占有一席之位。南美至少产生了一个伟大的人,那就是玻利瓦尔。像我们的华盛顿一样,他解放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国家,整个南美大陆的革命运动的成功都是与他的名字紧紧相连的。我从不怀疑,在乌拉圭和玻利维亚的历史上还有许多重要的人物,但是他们并不扬名世界。在深入了解他们以后,我肯定他们能够归入世界名人之列。因此,这本书只介绍高山、河流和国家就足够了。

落基山脉和墨西哥的马德雷斯山脉在南美洲西海岸的延续部分被称为安第斯山脉。“安第斯”是西班牙文的音译,是西班牙占领者们对印第安人在山坡修建的用于灌溉的水渠的统称。西班牙人通过破坏水渠和堤坝使土著人饿死,达到他们抢占土地掠夺财产的目的。西班牙人的这种掠夺行为只是白人侵入新大陆以来众多强盗行径中的一种。

安第斯山脉在接近南极时断裂为许多小岛,其中以火地岛最为著名。在智利和火地岛之间有一条海峡,是以麦哲伦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航海家麦哲伦是第一个进行环球航海的白人。最南端是合恩角,这是以发现该岛的人家乡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卫麦哲伦海峡作用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英国领地。

安第斯山脉同样是多火山的山脉。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火山(现在熄灭了)高达20702英尺,阿根廷的阿空拉加瓜火山高22834英尺,而海拔为19550英尺的科托帕斯火山(也在厄瓜多尔),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

位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和在北美境内的姊妹山脉还有其他两点相似之处:延绵的山脉环抱着宽阔的高原,并形成国家之间的天然屏障;另外,山势险峻,没有便利的通道。所以,唯一的一条横穿安第斯山脉的铁路,也就是智利—阿根廷铁路,不得不依山势爬行,其攀登的高度远远超过瑞士的圣伯纳得山口和哥达山口。

南美洲

至于延伸至南美东海岸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由北部的圭亚那山脉和东部的巴西高原组成。圭亚那山脉和巴西高原之间是亚马孙河,它虽然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却是拥有最大流量的河流。亚马孙河有数百条支流,其中至少15条支流与莱茵河一样长,而马代拉河和塔帕若斯河,则比莱茵河还要长一些。

圭亚那山脉的北部是奥里诺科河。它实际上是通过内格罗河与亚马孙河连接的,但它比亚马孙河更适于航船,因为在入海之前没有任何山峦阻隔,而在入海口的地方可达20英里宽;而且,它的流量相当大,在内地时其水深达到300英尺,因此说奥里诺科河非常适合远洋航运发展。

穿越安第斯山脉的铁路

巴拉那河是南美洲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它在途中汇集了巴拉圭和乌拉圭的一些河流,形成拉普拉塔河。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就坐落在这条河的流域上。与奥里诺科河一样,巴拉那河也是一条适于内陆航运的河流。

委内瑞拉平原

除了欧洲,南美比大多数大陆都占优势,它是沙漠面积最少的大陆。智利的大部分地区雨量充足,亚马孙河流域及巴西东海岸地区地处赤道附近,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热带雨林比刚果的还要茂盛。由于这里气候湿润,其他地区,特别是离赤道稍远一些的南部地区,极适宜发展农业生产。阿根廷大草原、奥里诺斯河流域和巴西大草原可与北美大平原相媲美。

南美许多国家的形成,并不能称作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通过不断的战争与变革造成的偶然结果。临近赤道的委内瑞拉共和国,人口3216万,其北部的马拉开波湖已探明有着丰富的石油,现在已成为委内瑞拉最重要的港口,渐渐取代了离海较远且交通不是很方便的首都加拉加斯的地位。

哥伦比亚位于委内瑞拉共和国的西面,它的首都是波哥大,地处内陆,交通极其不便,直到有了通往这里的飞机,人们才有可能与马格达莱亚河口的巴兰基亚自由往来。哥伦比亚东西部与美国一样,临近大洋,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是在开发其自然资源之前,还需要大量的北欧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