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页)

人们交头接耳,似乎认同了新闻发言人的说辞。现在,各行各业的效率都很高,一旦出了事故,新闻发言人很快就会出来解释。目的就是要澄清老百姓的糊涂认识,特别是网民的质疑,让责任者水落石出。

为了找工作,金生每天都在关注新闻媒体。近两年,总是有事故,总是拿临时工说事,原因都是临时工。每次出了事故,在取证调查的同时,新闻发言人都要出来说话,给全社会败败火气。当然,金生心里知道,临时工不过是替罪羊。像许多人那样,金生渐渐地表现得麻木了。

然而,人才市场并未麻木。他们看准了巨大的商机: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欢迎临时工,都在大量使用临时工。

金生已经不止一次往人才市场跑了,人才市场的人,不断地忽悠着那些想找工作的人。“临时工,干不干?干的话,就签劳动合同。”

说实话,“临时工”这个概念,金生是下了一番功夫才弄明白的。从法律上说,“临时工”是一个并不合法的词,相关的法律早就明确规定,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就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在法律上,大家都是平等的正式工。可眼下找工作,能和人家“理论”这些吗?能和人家讲法律条文吗?

许多人找不到正式工作,只有当临时工了。

人才市场的人,不断地在人群里鼓噪:“要知道,许多用工单位,用的就是临时工。因为,他们在工作上依赖临时工啊。离开了临时工,什么都玩不转。”又说,“当几年临时工,肯定有转正的机会。好好干吧,争取早日转正。”

人们无话可说。要知道,现在找份工作真的很难。大学毕业生,人家都不要呢,只要研究生、博士生。用钱砸行吗?不知道。花10万块钱,能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吗?想都别想。也许,这就是用工制度的改革。也许,使用临时工,就是用工制度改革的方向。

金生知道,生意兴隆的还有各类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开了许多职业培训班,就是专门为用工单位培训临时工的。

金生掂量着自己的斤两,打算报名参加短期培训班,获取一技之长,以便去应聘临时工。也许,一种职业干不到头,就要换另一种职业,或者,不断地换下去。金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就是临时工吗?不干临时工干什么呢?干吧,只要给工资。

金生就是这么想的。先干上临时工,然后,等机会转正。为了这个理想,他豁出来了。这辈子熬上了,总有转正的机会吧?

他会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辈子的。怀着为理想而奋斗终生的念头,金生报了名,成为临时工职业大军中的普通一员。

人才市场的人,不断地发出欢笑。他们每天都要开心地欢笑,因为,每天都有人愿意当临时工。在他们的心目中,临时工就是个职业,并不存在、也不需要转正不转正的问题。就像他们一样,不也是临时工吗?他们就是专门招收临时工的临时工呀。源源不断地招收临时工,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每天,都有人报名当临时工,这不好吗?有什么可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