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第3/5页)

张汤的宾客田甲,虽然是商人,但有贤良的节操。当初张汤做小官时,和他以钱财相交,等到张汤当大官,田甲责备张汤品行道义方面的过错,也有忠义慷慨之士的风度。

张汤担任御史大夫七年,失败了。

河东人李文曾经跟张汤有仇隙,后来担任了御史中丞,愤怒而怨恨,多次从宫廷文书内容发现可以用来伤害张汤的问题,不留余地,加以利用。张汤有个喜欢的属吏叫鲁谒居,知道张汤对此愤愤不平,指使一个人呈上紧急奏章告发李文的坏事。这事下交张汤处理,张汤审理判决杀掉了李文,而张汤内心知道是鲁谒居干的。皇上问:“上书告发紧急事件的线索是怎样发生的?”张汤假装惊奇说:“这大概是李文的熟人怨恨他。”后来鲁谒居患病躺在乡下主人家里,张汤亲自前往探望病情,替他按摩腿脚。赵国人以冶炼铸造为职业,赵王多次为政府设置铁官的事打官司,张汤常常打击赵王。赵王寻求张汤的阴私事。鲁谒居曾经检举赵王,赵王怨恨他,于是一并上书告发:“张汤是大臣,小吏鲁谒居有病,张汤至于给他按摩腿脚,怀疑他和鲁谒居一起干了大坏事。”这事下交廷尉处理。鲁谒居病死了,问题牵连到他的弟弟,他弟弟被押在导官署。张汤也到导官署处理别的囚犯,看见了鲁谒居的弟弟,想着暗地里帮他的忙,而假装不理睬他。鲁谒居的弟弟不知道,怨恨张汤,派人呈上报告,告发张汤和鲁谒居的密谋,共同策划按紧急事变告发李文。这事下交减宣处理。减宣曾经和张汤有隔阂,等到他接受这件事,把这事追查得很深入,没有上奏。恰逢有人偷挖汉文帝陵墓埋的殉葬钱,丞相庄青翟上朝,跟张汤约定一起谢罪,到了皇上面前,张汤想到只有丞相按四季巡视陵园,应当谢罪,与我张汤没有关系,因而不谢罪。丞相谢罪后,皇上派御史查办这件事。张汤要按知情故纵的条文处置丞相,丞相担忧这件事。丞相手下三个长史都忌恨张汤,想要陷害他。

起初,长史朱买臣是会稽人,攻读《春秋》。庄助让人向皇帝推荐朱买臣,朱买臣因为熟悉《楚辞》的缘故,同庄助都得到皇上的宠幸,从待中升为太中大夫,当权。这时张汤只是小官,在朱买臣等面前下跪听候差遣。不久,张汤当了廷尉,办理淮南王案件,排挤庄助,朱买臣心里本来怨恨张汤。待张汤当了御史大夫,朱买臣从会稽太守的职位上调任了主爵都尉,地位是列于九卿。几年后,因犯法罢官,代理长史,去拜见张汤,张汤坐在日常所坐的椅子上接见朱买臣,他的丞史一类的属官也不以礼对待朱买臣。朱买臣是楚地士人,深深怨恨张汤,常想把他整死。王朝是齐地人,凭着通晓儒家学说当了右内史。边通,学习纵横家的思想学说,是个性格刚强暴烈的强悍之人。当官,两次做济南王的丞相。从前,他们都比张汤的官大,不久丢了官,代理长史,对张汤行屈体跪拜之礼。张汤屡次兼任丞相的职务,知道这三个长史原来地位很高,就常常欺负压制他们。因此,三位长史合谋并对庄青翟说:“开始张汤同你约定一起向皇上谢罪,紧接着就出卖了你,现在又用宗庙之事控告你,这是想代替你的职位。我们知道张汤的不法隐私。”于是就派属吏逮捕并审理张汤的同案犯田信等人,说张汤将要向皇上奏请政事,田信则预先就知道,然后囤积物资,发财致富,同张汤分赃,还有其他坏事。有关此事的供辞被皇上听到了,皇上向张汤说:“我所要做的事,商人能预先知道,越发囤积那些货物,这好像有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一样。”张汤不谢罪,却又假装惊讶地说:“应该说一定有人这样做了。”这时减宣也上奏书报告张汤和鲁谒居的犯法之事。天子果然以为张汤心怀巧诈,当面欺骗君王,派八批使者按记录在案的罪证审问张汤。张汤自己说没有这些罪过,不服。于是皇上派赵禹审问张汤。赵禹来了以后,责备张汤说:“皇上怎能不知道情况呢?你办理案件时,被夷灭家族的有多少人呢?如今人家告你的罪状都有证据,天子难以处理你的案子,想让你自己设法自杀,何必多对证答辩呢?”张汤就写信谢罪说:“张汤没有尺寸之功,起初只当文书小吏,陛下宠幸我,让我位列三公,无法推卸罪责,然而设谋陷害张汤的罪人是三位长史。”张汤于是就自杀了。

张汤死后,家里财产只不过有五百金,都是所得的俸禄和皇上赏赐的,没有别的产业。他的兄弟和孩子想隆重地安葬他,他的母亲说:“张汤作为天子的大臣,被恶言诬陷而死,怎么厚葬呢!”就用牛车拉着棺材,没有外椁。天子听说这事,说:“不是这样的母亲不能生出这样的儿子。”于是穷究此案,把三个长史都杀了。丞相庄青翟自杀。田信被释放出来。皇上怜惜张汤,逐渐提拔他的儿子张安世。

赵禹中途被罢官,不久又任廷尉。起初,条侯周亚夫认为赵禹残酷狠毒,不重用。等到赵禹任少府,与九卿并列。赵禹做事严酷急躁,到了晚年,国家事情更多,官吏致力于施行严刑峻法,而赵禹执法却变得轻缓,被称为平和。王温舒等人后来兴起,执法比赵禹还严酷。赵禹因为年老,改任燕国丞相。几年后,犯有昏乱背逆之罪,被罢官回家。在张汤死后十多年,赵禹老死在家里。

义纵是河东人。他在少年时,曾经和张次公一起抢劫,结伙为强盗。义纵有个姐姐叫穔,凭借医术得到王太后的宠幸。王太后问她说:“你有兄弟当官的吗?”他姐姐说:“有个弟弟没有品行,不可以当官。”王太后就告诉皇上,皇上任命义穔的弟弟义纵当中郎,后来补任上党郡中某县的县令。他处理政事严酷,很少有宽和包容,县里没有逃亡的事情,被推举为第一。随后升任长陵和长安县令,依法办理政事,不回避权贵和皇亲。因为逮捕审讯太后外孙成君的儿子仲,皇上认为他能干,提升他当河内都尉。他一到那里就把穰氏一类的豪强之人全族铲除,河内郡里人们在路上不捡拾别人遗失的东西。而张次公也当郎官,因为勇猛当了兵,敢于深入敌阵作战,有功劳,被封为岸头侯。

宁成在家里居住,皇上想让他当郡守。御史大夫公孙弘说:“我在山东当小官时,宁成任济南都尉,他处理政事就像狼放牧羊一样。宁成不能够任用来治理人民。”皇上就任命宁成为关都尉。一年多后,隶属于关东各郡国的官吏往来经过武关的,都扬言说:“宁可看到哺乳期间的母虎,也不想碰上宁成发怒。”义纵从河内升任南阳太守,听说宁成家住在南阳,等到义纵到武关,宁成侧着身子随行,恭敬地迎送他,可是义纵盛气凌人,不以礼相待。到了郡里,义纵就追查宁家的罪行,完全粉碎了他们一家。宁成被牵连有罪,至于孔姓、暴姓之流的豪门都逃走了,南阳的官员和百姓非常谨慎、恐惧。而平氏人朱强、杜衍、杜周作为义纵的助手,得到重用,升为廷史。朝廷军队屡次从定襄出发攻打匈奴,定襄官员和百姓人心散乱,于是调义纵任定襄太守。义纵到任后,捕捉定襄狱中罪行严重和罪轻而被拘囚的犯人二百多人,以及他们的宾客兄弟私自入狱来探视的二百多人。义纵一概拘捕治罪,定罪名说“为死罪解脱”。这天总共判处死刑的四百多人。从那以后郡中人都不寒而栗,狡猾的人辅佐官吏处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