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第4/4页)

尊立卫子夫为皇后,以及揭发燕王刘定国的各种犯法阴事,主父偃都是有功的。大臣们都害怕主父偃的嘴,贿赂、赠送给他的钱累计有千金。有人劝主父偃说:“你太横行了。”主父偃说:“我从束发游学以来四十多年了,自己不得志,父母不把我当做儿子,兄弟不收留我,宾客抛弃我,我困难的日子很长久了。况且大丈夫生不能列五鼎而食,死就受五鼎烹煮的刑罚好了。我到了日暮途远的时候,所以要倒行逆施,横暴从事。”

主父偃极力说朔方土地肥沃,外有黄河为凭借,蒙恬在那里筑城来驱逐匈奴,内省转运和戍守漕运的人力物力,这是扩大中国疆土,消灭匈奴的根本所在。皇上看了他的奏议,就交下给公卿们议论,大家都说不利。公孙弘说:“秦朝时候曾征发三十万人在北河筑城,最终没有筑成,不久就放弃了。”主父偃极力讲述它的便利,皇上终于采纳了主父偃的主张,设立了朔方郡。

元朔二年,主父偃向皇上讲了齐王刘次景在王宫内淫乱、行为邪僻的事,皇上任命主父偃为齐相。主父偃到了齐国,把他的兄弟和宾客都召来,散发五百金给他们,数落他们说:“当初我贫困时,兄弟不给我吃穿,宾客不让我进门;如今我做齐相,你们有的人欢迎我到了一千里以外。我和你们绝交了,不要再进入我的大门!”于是派人用齐王和他姐姐通奸的事来震动齐王,齐王认为自己最终也不能摆脱罪责,害怕像燕王刘定国那样被判处死刑,就自杀了。有关部门的官吏把这事报告给皇上。

主父偃当初为平民时,曾经游历燕、赵,待到他当了大官,就揭发燕王的隐私。赵王害怕他成为赵国的祸害,想要上书讲述他的隐私,因为主父偃在朝中,不敢揭发。到了他当了齐相,走出了函谷关,赵王就派人上书,告发主父偃接受诸侯的金钱,因而诸侯子弟很多因此得以封侯。等到齐王自杀后,皇上听到十分生气,认为主父偃威胁齐王使他自杀,于是把主父偃召回交给法官治罪。主父偃承认接受诸侯的贿金,而他确实没有威胁齐王使他自杀。皇上想不处死他,当时公孙弘任御史大夫,就对皇上说:“齐王自杀,没有后代,齐国废除为郡,归入朝廷,主父偃本是这事的首恶,陛下不诛杀主父偃,无法向天下人交待。”于是就将主父偃灭族。

主父偃正尊贵受宠的时候,他的宾客数以千计,到他被灭族而死时,没有一个人为他收尸,只有洨县人孔车为他收尸并埋葬了他。天子后来听说了,认为孔车是个忠厚长者。

太史公说:公孙弘的品行虽然好,但是也是遇上了好时机。汉朝建立八十多年了,皇上正崇尚儒家学说,招揽才能超群的人,来发展儒家和墨家学说,公孙弘是第一个被选拔的人。主父偃当道,那些王公大臣都称誉他,到他身败名裂时,士人都争着讲他的坏处。真是可悲啊!

太皇太后给大司徒、大司空的诏书说:“听说治理国家的道理,首先要使人民富裕;使人民富裕的关键,在于节俭。《孝经》说:‘使皇上安宁,治理百姓,没有比用礼更好的了。’‘礼,与其奢侈,毋宁节俭。’以前管仲当齐桓公的相,使齐桓公称霸诸侯,有多次会合诸侯一度匡正天下的大功,可孔仲尼说他不懂礼,因为他奢侈过度,和国君相比拟。夏禹住矮小的宫室,穿粗劣的衣服,后代的圣人不遵循他的做法。由此来说,国家政治的鼎盛时期,君主的德行优良,没有能高过节俭的。用节俭来教化俗民,那么尊卑的次序就形成,骨肉恩情就加深,争讼的根源就消灭。这就是家给人足、不用刑罚这种大治局面的根本吧?怎能不尽力去做呢!那三公是百官的统帅,万民的表率。没有立起垂直标帜却产生弯曲影像的道理。孔子不是说过吗,‘你带头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选用贤能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那么人们就会努力做事’。汉朝建立以来,宰辅大臣能亲身实行节俭,轻财重义,表现特别突出的,没有像以前的丞相平津侯公孙弘那样的人。他位居丞相而盖布被,吃粗米饭,每餐不超过一个肉菜。对老朋友和他喜欢的宾客,他都分出俸禄来供给他们,没有剩余的钱财。这确实是在内自我克制而在外遵从制度。汲黯诘难他,这些事才被皇上知道,他的做法可以说是低于制度规定的标准而可施行的呀!德行优良就去做,否则就不去做,这和那些背地里奢侈无度而表面上假装节俭以沽名钓誉的人是不同的。他以有病为由请求辞官回家,孝武皇帝马上下令说:‘奖赏有功的人,褒扬有德的人,喜欢好人,讨厌坏人,你应当知道这些。希望你减少思虑,保养精神,再用医药辅助治疗。’又赐给他续假治病,又赐牛、酒和各种布帛。过了几个月,公孙弘病好了,开始办公。到元狩二年,他终于在相位上寿终正寝。了解大臣没有超过君主的了,这就是证明。公孙弘的儿子公孙度继承爵位,后来当了山阳太守,因犯法失去了侯爵。表彰道德大义,是为了引导流俗,激励风化,这是圣王的制度,不可改变的道理。要赐给公孙弘后代子孙中的嫡系者以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三百户,用公车把他们征召到京城,把他们的名字上报到尚书那里,朕要亲自当面授予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