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第2/4页)

诸侯都刚刚受到削减封地的处罚,震惊恐慌,大多都怨恨晁错。等到削减吴会稽郡、豫章郡的文书传到,吴王便首先起兵,胶西王在正月丙午这天杀死朝廷任命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楚王、赵王也这样,于是向西进军。齐王后来后悔,服毒自杀,违背了盟约。济北王的城墙毁坏没有修好,他的郎中令劫持看守他,不能发兵。胶西王为首领,和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一同围攻临菑。赵王刘遂也反叛,暗中派使者到匈奴和他们联合军队。

七国发动叛乱的时候,吴王全部征召他的士兵,下令全国说:“我六十二岁,亲自担任统帅。小儿子十四岁,也在士卒前列。那些年纪上和我一样,下和我小儿子一样的人,都要出征。”征召了二十多万人。向南出使闽越、东越,东越也派兵跟随吴王。

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日,吴王首先在广陵起兵。向西渡过淮水,于是合并楚国军队。派使者给诸侯送信说:

吴王刘濞恭敬地问候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原长沙王的儿子:请指教我!因为朝廷有奸臣,对天下没有功劳,侵夺诸侯封地,派官吏弹劾拘捕审讯惩处诸侯,以侮辱诸侯为能事,不用诸侯王君主的礼仪对待刘姓骨肉至亲,断绝先帝的功臣,提拔任用坏人,惑乱天下,想要危害国家。陛下多病,神志失常,不能察明情况。我想发兵诛杀他,恭敬地听从指教。我国虽然狭小,土地纵横三千里;人口虽然少,精锐的士兵可以准备五十万。我一向事奉南越有三十多年,他们的君主都不拒绝分派他的军队来跟随我,又可以得到三十多万人。我虽然没有才能,希望亲自跟随各位侯王。越地和长沙接界,他们可凭借长沙王的儿子平定长沙以北,然后向西进攻蜀、汉中。派人告诉东越王、楚王、淮南王三位,和我一同向西;齐地的各王和赵王平定河间、河内后,有的进入临晋关,有的和我在洛阳会合;燕王、赵王本来和匈奴有盟约,燕王向北平定代郡、云中郡,统率匈奴人进入萧关,直取长安,纠正天子的错误,来安定高祖庙。希望各位侯王努力。楚元王的儿子、淮南的三位国王有的念念不忘已十多年,怨恨深入骨髓,想要有所行动已很久了,我未能得到各位国王的心意,未敢听命。如今各位侯王如果能保存延续将要灭亡的国家,扶弱锄强,来安定刘氏宗室,这是国家的希望。我国虽然贫穷,我节省衣食的费用,积蓄金钱,修理兵器、甲胄,囤积粮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三十多年了。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希望各位侯王努力利用这些条件。能够杀死、俘获大将军的,赐给黄金五千斤,封邑一万户;杀死、俘获将军的,赐给黄金三千斤,封邑五千户;杀死、俘获副将的赐给黄金二千斤,封邑二千户;杀死、俘获二千石的官员,赐给黄金一千斤,封邑一千户;杀死、俘获一千石的官员,赐给黄金五百斤,封邑五百户:都可以被封为列侯。那些带着军队或城邑来投降的,士兵有一万人,城邑有一万户人口,如同获得大将;士兵、城邑人数达到五千,如同获得将军;士兵、城邑人数达到三千,如同获得副将;士兵、城邑人数达到一千,如同获得二千石的官员;那些投降的小官吏都依据职位不同授予封爵赏金。其他的封赏都比汉朝的军法规定多一倍。那些原来有封爵城邑的人,只会增加不会依旧。希望各位侯王明白地向士大夫宣布,我不敢欺骗他们。我的金钱在天下到处都有,不一定到吴国来取,各位侯王日夜使用也不能用光。有应该赏赐的,就告诉我,我将前去送给他。恭敬地把这些话奉告各位侯王。

七国反叛的文书被天子获知后,天子就派太尉条侯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去攻打吴、楚;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将军栾布攻打齐;大将军窦婴驻扎在荥阳,监视齐、赵的军队。

吴、楚反叛的文书已经上报,朝廷军队还没出发,窦婴也没有出发,向皇上称颂原吴国的丞相袁盎。袁盎当时在家闲居,下诏征召他入宫进见。皇上正和晁错筹划军队和军粮的事情,皇上问袁盎说:“你曾经任吴国丞相,了解吴国大臣田禄伯的为人吗?如今吴、楚反叛,您认为该怎么办?”回答说:“不值得担忧,现在能打败他们了。”皇上说:“吴王依靠铜矿来铸造钱币,煮海水来制盐,引诱天下的豪杰之士,在头发白了的时候起来反叛。像这样,他的计谋不是万无一失,难道会发动么?怎么说他没有什么作为呢?”袁盎回答说:“吴国有铜、盐的便利是确实,哪里能有豪杰而且引诱他们呢!假如吴王真的得到豪杰,也将会辅佐吴王施行正义,不会造反了。吴王所引诱的都是无赖子弟,逃亡、铸钱的坏人,所以互相勾结着而造反。”晁错说:“袁盎分析得很对。”皇上问道:“怎么作出对策呢?”袁盎回答说:“希望屏退旁边的人。”皇上屏退了别人,只有晁错还在。袁盎说:“我所说的,作为人臣不能知道。”于是屏退晁错。晁错急忙避开到东厢,十分怨恨。皇上最后问袁盎,袁盎回答说:“吴、楚互相来往书信,说:‘高帝封刘姓子弟为王并且各有分封的土地,如今奸臣晁错擅自惩罚诸侯,削夺诸侯的封地。’所以用造反为名义,向西一同诛杀晁错,恢复原来的封地就罢兵。如今计策只有斩杀晁错,派使者赦免吴、楚七国的罪过,恢复他们以前被削的封地,那么军队不用交战就全部罢去了。”于是皇上沉默了很长时间,说:“想来真该怎么办呢?我不会爱惜一个人而拒绝天下的。”袁盎说:“我愚蠢的计谋没有再超过这个的,希望皇上好好考虑。”于是任命袁盎为太常,吴王弟弟的儿子德侯做宗正。袁盎秘密准备行装。十多天后,皇上派中尉去召晁错,骗他乘车巡行东市。晁错身穿上朝的衣服被斩杀在东市。然后派袁盎以侍奉宗庙的身份,宗正以亲戚辅助朝廷传达训谕的名义,依照袁盎的计策出使告知吴王。到了吴国,吴、楚的军队已进攻梁国营垒了。宗正因为亲戚的关系,先进去见吴王,告诉吴王让他下拜接受诏书。吴王听说袁盎到来,也知道他要劝说自己,笑着回答说:“我已经做了东帝,还向谁下拜呢?”不肯接见袁盎,而把他扣留在军中,想强迫他做将军,袁盎不愿意,就派人包围守卫他,将要杀他,袁盎得以趁夜晚逃出,步行逃走,跑入梁国部队,便回朝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