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第2/2页)

那以后有诏书诏募选拔卫将军的家臣来做郎官,卫将军选取家臣中富裕的人,让他们准备好鞍马、绛衣、玉具剑,要入宫上奏。适逢贤能的太中大夫、少府赵禹来拜访卫将军,将军叫所推举的家臣来给赵禹看。赵禹按照顺序问他们,十多人中没有一人是熟悉政事、有智谋的。赵禹说:“我听说,将军的家门一定有可当将官的人。书传说:‘不了解那个国君,就看他使用的人;不了解那人的儿子,就看他儿子交的朋友。’如今有诏书举荐将军家臣,是要借此考察将军能够得到贤人和文武之士。如今仅仅选取富人家儿子送上,又没有智谋,就像给木偶人穿上锦绣衣服罢了,打算拿他们怎么办?”于是赵禹全部召集卫将军家臣一百多人,挨个来询问他们,发现了田仁、任安,说:“只这两人可以,其余没有可用的人。”卫将军看到这两人贫困,心里不高兴。赵禹离去后,卫将军对两人说:“你们各自去准备鞍马、新绛衣。”两人回答说:“家里贫穷,无法准备这些东西。”将军发怒说:“如今你们两人家里自己因为贫困找工作,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愤愤不平地好像曾经给我施过恩德一样,为什么呢?”将军没有别的办法,造好簿册报告皇上。有诏书下来召见卫将军家臣,这两人前去拜见,诏书问两人的才能智谋,并互相品第高下。田仁回答说:“手拿鼓槌,立于军门,使部属乐于拼死战斗,我比不上任安。”任安回答说:“决断嫌疑,评判是非,辩别、管理官吏,让老百姓没有怨气,任安我比不上田仁。”武帝大笑说:“好。”派任安监护北军,派田仁到黄河边上监护边塞的屯田和谷物。这两人立即名扬天下。

那以后任用任安为益州刺史,任命田仁为丞相长史。

田仁上奏书说:“全国的郡太守中有很多人用犯法的手段谋取私利,三河地区尤其严重,我请求首先侦察检举三河。三河的太守全都在京城内倚靠朝廷中的显贵,和三公有亲属关系,没有什么畏惧的,应该首先肃正三河来警告全国的犯法官吏。”这时河南、河内太守都是御史大夫杜周的亲属,河东太守是丞相石庆的子孙。这时石家有九人作二千石级的官员,正强盛、显贵。田仁多次上奏书说及这事。大夫杜周和石家派人向田仁道歉,对田少卿说:“我们不敢有什么话要讲,希望少卿您不要诬陷我们。”田仁已经刺举三河,三河太守全部交下司法官判处死刑。田仁回朝廷上奏这事,武帝高兴,认为田仁能干,不怕有权势的人,任命田仁为丞相司直,威风震动全国。

那以后适逢太子有发兵的事情,丞相亲自带军队,派司直主管城门。司直认为太子是皇上的骨肉至亲,父子之间的事情自己不太想卷进去,就离开城门到那些陵寝去。这时武帝在甘泉宫,派御史大夫暴胜之下去责问丞相“为什么放太子走”,丞相回答说:“派司直统辖守卫城门,而放了太子。”奏书让皇上看了,请求拘捕司直。司直被交下给司法官治罪,被处死。

这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太子把车停立于北军的南门外,召见任安,交给他符节,让他派军队。任安下拜接受符节,进入,关起门不出来。武帝听说了,认为任安是假装接受符节,不附会太子事件,为什么呢?任安笞打辱骂北军的管钱的小官吏,小吏上书揭发他,认为他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并说:“希望交给我那新鲜美好的符节。”上书被皇上看到,武帝说:“这是个圆滑的官吏,看到太子发兵的事件出现,想坐着看胜负,看到了胜利者就想和他联合,有二心。任安犯有很多该死的罪,我常常让他活下来,如今内怀欺诈,有不忠的心。”把任安交下司法官治罪,被处死。

月亮圆了之后就会亏缺,事物旺盛到极点就会衰败,这是宇宙的常规。知道进取而不知道退却,长久地居于富贵,灾难逐渐积累就会成为祸祟。所以范蠡离开越国,推辞而不接受官位,美名传到后代,万年不忘,怎么可以比得上呢!后来求官进级的人千万要警惕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