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第3/7页)

孔子于是到了卫国,住在子路大舅子颜浊邹家里。卫灵公问孔子说:“在鲁国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俸粟六万小斗。”卫国也给他俸粟六万小斗。居住不久,有人对卫灵公诽谤孔子。灵公就派公孙余假带兵仗监视孔子的出入。孔子害怕无端获罪,居住了十个月,便离开卫国。将要去陈国,路过匡城,弟子颜刻赶车,他用马鞭指着城墙的一处说:“从前我来这个城,是由那个缺口进去的。”匡地人听说,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阳虎曾经残害过匡地人,于是匡地人围困了孔子。孔子的长相颇似阳虎,所以被困了整整五天。颜渊后来赶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老师还健在,颜回怎么敢死!”匡地人围困孔子越来越急,弟子们都很害怕。孔子说:“周文王已经死了,周代的礼乐制度不是在我们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毁灭这种制度,就不应该让后死的人认识和承担维护它的责任。天意既然没有要毁灭这种制度,匡地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孔子派随从向卫国宁武子称臣,然后才得脱离险境。

离开匡城,孔子来到蒲地,一个多月后,又返回卫国,住在蘧伯玉的家里。卫灵公有个叫南子的夫人,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看得起我们国君,想和我们国君建立兄弟情义的,必定来会见我们夫人。夫人愿意会见你。”孔子开始推辞,最后不得已才去见她。南子夫人在细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面北跪拜行礼。夫人在帷帐中两次回拜答礼,她披戴的环佩玉器首饰撞击出清脆的丁当声。事后孔子说:“我本来不愿意见她,既然见了,就要按礼节行事。”子路还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假如我做得不对,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灵公和夫人同坐一辆车,宦官雍渠陪侍在车右,出宫后,让孔子乘坐第二辆车跟随,大摇大摆地从市上走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德行能像喜好美色那样的人。”于是对灵公的作为感到厌恶,便离开卫国,到曹国去。这一年,鲁定公去世。孔子离开曹国到了宋国,和弟子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害孔子,就把大树砍了。孔子只好离去。弟子催促说:“可以快点走了。”孔子说:“上天既然赋予我传播道德的使命,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到达郑国,与弟子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然而从腰部以下比禹短三寸,狼狈得像一只丧家犬。”子贡如实地告诉孔子。孔子高兴地说:“他形容我的相貌,这无关紧要。要说我像一只丧家犬,真是这样啊!真是这样啊!”

孔子到达陈国,住在司城贞子的家里。过了一年多,吴王夫差率军攻打陈国,夺取了三座城邑才撤军。赵鞅攻打朝歌。楚军围攻蔡国,蔡国迁都到靠近吴的地区。吴王在会稽打败了越王勾践。

一天,许多只隼落到陈国宫廷,死在那里,有眓木做的箭贯穿鸟身,箭头是石制的,箭长一尺八寸。陈盡公派使臣问孔子。孔子说:“隼是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这箭是肃慎部族的箭。从前周武王灭商后,沟通了和九夷百蛮各少数民族的联系,让他们各自贡献地方特产,叫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于是肃慎族贡献眓木杆石箭头的箭,长一尺八寸。周武王为了显示他臣服远方的功德,就把肃慎献的箭分给长女大姬,大姬嫁给了虞胡公,后来就把胡公分封在陈国。那时把珍宝玉器分赠给同姓诸侯,表示重视亲族;把远方的贡品分赠给异姓诸侯,使他们不忘服从王命。所以把肃慎献的箭分给了陈国。”陈盡公派人试着到收藏贡物的仓库查找,果然找到了这种箭。

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正巧遇上晋、楚争霸,两国轮番讨伐陈国,至于吴国也侵犯陈国,陈国时常遭受侵袭。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弟子志向远大,只是行事疏阔一些,他们有进取心,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于是孔子离开陈国。

经过蒲地时,刚好遇上公叔氏凭据蒲地反叛,蒲人就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着五辆车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身材高大,有才德,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随先生在匡地遇到危难,现在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先生一再遭受灾难,宁愿搏斗而死。”拼搏十分激烈。蒲地人害怕,对孔子说:“如果你们不去卫国,我就放你们走。”孔子和蒲地人订立了盟约,他们放孔子从东门出去。孔子于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受胁迫签订的盟约,神灵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来,非常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灵公问道:“蒲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们认为不可以。因为现在的蒲地,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卫国的兵讨伐它,恐怕不可以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保卫这块西河土地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不过是四五个叛乱的头目。”灵公说:“好。”然而却没有派兵讨伐蒲地的叛乱。

灵公年老,自己懒得处理政务,也不用孔子。孔子感慨地叹气说:“如果有人用我主持国政,一年就可以变样,三年就会大见成效。”孔子只好离去。

佛筭做中牟邑的长官。赵简子进攻范氏、中行氏,讨伐中牟。佛筭反叛赵简子,派人召请孔子。孔子想前往。子路说:“我听先生说过,‘亲身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筭自己占据中牟反叛,先生想前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是有这样的话。但我不是也说过坚硬的东西,是磨不薄的;不是也说过洁白的东西,是染不黑的。我难道是中看不中吃的瓠瓜吗?怎么只能挂着不给人吃呢?”

孔子敲击磬,有一个身背草筐的人从门前经过,说:“有心思啊,这个敲磬人!磬敲得丁丁当当直响,既然没人赏识自己,那就算了吧!”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一连十天没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习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了,但还没有掌握弹奏的要领。”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要领,可以换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到乐曲蕴藏的志向。”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乐曲的志向,可以换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察出曲作者是什么样的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深思,随后又心旷神怡,显出视野宽广、志向高远的神态,说:“我体察出曲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了,他的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高瞻远瞩,好像统治四方诸侯的王,除了周文王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离开座位向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先说过,这首曲子叫《文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