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晋国争霸第一步(第2/3页)

实际上,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

第二个问题,何时出兵?

按惯例,秋冬不出兵,开春之后出兵。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很快,冬天过去,春天来了。

二月,晋国军队开始调动,预备三月出征。可是,这时出现了新情况。

黄河对岸,秦国军队正在集结。秦国人要干什么?

一打听,晋文公知道了秦国军队集结的目的:勤王。什么是勤王?就是帮助周襄王复位。说来说去,跟晋国一个目标。

“胥臣,你去秦国,阻止他们;狐射姑,你向东走一趟,向沿途国家借路;栾枝,你来督促加快晋军集结。”狐偃给大家分配了工作,应对这一变化。

胥臣渡过黄河,来到了秦国。秦军大营就扎在河边,秦穆公亲自督阵,可见秦国也是非常重视这次行动。

胥臣见过了秦穆公,首先代表晋文公问候了秦穆公及其夫人,然后回顾了秦晋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裙带关系,之后介绍了晋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划时代成就,最后,胥臣表示:“周王蒙尘,我们都有义务为周王出头。如今,晋国军队已经整装待发,而且安排了卧底,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出发之前听说秦国大军也到了河边,我家主公派我前来表达敬意,同时派我告诉您,这样的小事我们来办就行了,杀鸡焉用牛刀,就不劳烦您了。到时候见了周王,我们一定代为转达您的美意。”

秦穆公一听,当时就明白了,这是晋国人怕秦国抢了他们的风头,特地来阻止自己。

“几位,你们怎么看?”秦穆公问百里奚等人。

“既然来了,干脆两国合军吧。”百里奚说。他也知道,这样的事情是个机会,不愿意让给晋国人独享。

基本上,从公子絷到公孙枝,没人愿意回去。

胥臣一看,估计这一趟是白跑了,谁也不是傻傻鸟。

“好吧,我们撤。”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秦穆公要撤。

“为什么?”百里奚问。

“晋侯回国也就一年,给他个机会树立威望吧。”秦穆公说。一来秦穆公是个实在人,二来他感觉秦国的国力仍然不足以雄霸天下,这个风头不出也罢。

于是,秦国撤军。

三月十九日,晋国军队正式出发。上下两军改称左右两军,左军晋文公亲自率领,右军狐偃领军。左军直接到周郑边境迎接周襄王,右军进攻温,捉拿甘公和叔隗。

晋国大军一路畅行无阻,右军包围温的当天,城中百姓起义,城门大开,晋军大将魏犨杀进城去,将甘公和叔隗活捉。

现在有个问题:怎样处置这两个人?

魏犨没主意,于是前去请示狐偃。

“主帅,捉住了甘公和叔隗,怎么处置?”魏犨问。

狐偃没说话,好像没听见。

“主帅,捉住了甘公和叔隗,怎么处置?”魏犨又问,心说老头子这耳朵看来不太好使了。

“啊,今天天气不错。”狐偃自言自语。

“老年痴呆?”魏犨差点没说出来,难道狐老头突然老年痴呆了?

魏犨还要问,旁边先轸早已经看出门道来了。

“老魏,别问了。”先轸一边小声说,一边就把魏犨给拉出去了。

魏犨云里雾里,弄不明白,看先轸的样子,他猜到这又是狐老头搞什么玄虚了。

“什么也别问,直接去。”先轸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为什么?没有命令,我怎么敢杀?”

“你不杀,谁杀?给周王去杀?”

“哦。”魏犨恍然大悟,他虽然是个粗人,但绝不傻。

甘公和叔隗虽然该死,但是一个是周王弟弟,一个是前任王后,周王亲自动手很不合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交给周王,而是“死于乱军”。

“奶奶的狐老头,装聋作哑都是学问啊。”魏犨感慨,同时也佩服先轸的机敏。

【骗了一块地】

周襄王在晋军护卫下回到伟大首都,之后狐偃来报,说是甘公和叔隗死于乱军之中。周襄王假惺惺感慨几句,说些兄弟手足情、一日夫妻百日恩之类的套话,下令将两人就地葬在温。

按惯例,晋文公这么大功劳,一定要有赏赐。可是,周襄王有些为难,因为当初借狄兵打郑国的时候,就从国库里取了大量金银财宝酬谢。后来甘公借兵打周襄王,基本上就把国库给搬光了。如今要赏赐晋文公了,发现国库里没什么像样的东西,紧急去搜罗了一些,也是有量无质,拿不出手。

可是,拿不出手也只能拿了,周襄王让人把那一堆赏赐品搬出来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晋文公看见那一堆赏赐品,几乎笑出来。

“大王,你看,伟大首都被狄人这么一折腾,国库都空了,这些金银财宝,大王自己留着用吧。我知道大王也不容易,如果需要的话,晋国愿意提供援助。”晋文公不仅不要,反而要援助王室。

周襄王一听,感动得要哭。按理说,王室跟晋国都是武王后裔,比跟绝大多数国家的关系都要近。可是这么多年了,王室对晋国就没有过任何帮助和关怀。如今人家晋国如此无私地帮助王室,比雷锋还要雷锋啊。

惭愧,周襄王感到无比的惭愧。

“不,金银财宝你可以不要,但是,你可以提别的要求,只要能做到的,我一定做。”周襄王无比真诚地说,他真的被感动了。

晋文公想了想,然后说:“那,那我也不要什么实物了,我请求隧葬,希望大王批准。”

什么是隧葬?周朝,王驾崩之后,下葬时棺木先经过隧道,而诸侯下葬,棺材直接落下去。也就是说,王的墓多一个隧道。晋文公申请隧葬,意思就是要求获得王的下葬标准。

“不行,那不等于有了两个王吗?这我不能答应。”周襄王拒绝了。

晋文公会不高兴吗?他心里很高兴。

其实,晋文公很担心周襄王会答应他。隧葬这东西,无非就是把坑挖长一点而已,周王批不批准自己都能干,没什么实际意义。如果周襄王批准了,自己的名声反而不好了。

周襄王断然拒绝了晋文公之后,觉得很不好意思,一方面,自己的赏赐拿不出手,另一方面,人家的请求被断然拒绝。怎么办呢?还有什么可以给的呢?

“这样,我把南阳的阳樊、原、温、攒茅等八个地方给你,你看怎么样?”周襄王想来想去,好像只有土地能够拿得出手。

“这,这不太好吧?”晋文公在心里哈哈大笑,表面上还要假装为难。

“有什么不好?都是自家人。好了,就这么定了。”晋文公越是谦让,周襄王就越是觉得不好意思,觉得要不把这几块地送出去,自己都不好意思继续当这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