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汉尼拔指挥下的战争从开始至坎尼之战(第5/6页)

坎尼之战的结果 由西班牙的增援部队受阻

这史无前例的成功似乎终于催熟了那远大的政治目标——而汉尼拔远征意大利的目的就是为此。不错,他的计划主要是以他的军队为基础;但由于他精确了解敌人的力量,因之在他的设计中,军队只是前锋,而东西两方的各国势力要逐渐联合支持它,以准备摧毁那高傲的城市。然而,本似乎最确实的支持,也就是由西班牙派遣的增援部队,却由罗马派去的将军格奈乌斯·西庇阿的勇武与坚毅所挫。在汉尼拔渡过隆河以后,西庇阿就航至依波利亚,首先控制比利牛斯山与埃布罗之间的海岸,然后,在征服汉诺之后,也控制了内陆(公元前218年)。次年(公元前217年),在埃布罗河口,他将迦太基舰队完全摧毁,当他的弟弟、保卫波河河谷的勇将普布利乌斯率八千人增援后,他甚至越过埃布罗,远至萨贡托。哈斯德鲁巴已确定于次年(公元前216年)在获得非洲增援后,受其兄之命,率兵企图通过比利牛斯山;但西庇阿部则布阵于埃布罗,把他完全击溃,时间几乎与汉尼拔在坎尼战胜同时。强大的凯尔特—伊比利亚部族和许多其他西班牙部族都加入西庇阿一边;他们控制了海域、比利牛斯山的通道,并由忠诚的马塞利亚人之助,也控制了高卢的海岸。因此,由西班牙来增援汉尼拔比以前更是渺茫了。

非洲的增援

至于迦太基方面,对于远征意大利的将军已经尽了预料中它一切能尽的支持了。腓尼基的各中队时时威胁意大利海岸和罗马的岛屿,防范罗马登陆非洲,止此而已。更实际的援助是没有的,主要原因倒不是由于汉尼拔行踪不定,登陆港口难寻,而是由于许多年来西班牙军已经惯于自立更生,最重要的则是主和派的怨言。这种不可原谅的消极态度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是汉尼拔痛切察觉的;虽然他把带出来的钱与士兵尽量节省运用,他的库府却渐渐空竭,薪饷日渐拖欠,而精兵日薄。然而现在,当坎尼之战大胜,家乡党争性的反对之言终于沉默下来。迦太基的元长院决议将相当多的金钱与人员——一部分来自非洲,一部分来自西班牙——置于将军运用之下,其中包括四千努米底亚战马、四十头大象;并积极从事西班牙与意大利战争。

迦太基与马其顿联盟

迦太基与马其顿之间筹组攻击同盟,讨论已久,其所以一再拖延,系因安提柯三世猝死,而其继承人菲利普又犹豫不决,接下来,他又跟他的希腊盟邦发动了不是时候的战争,攻击埃托利亚人(公元前220—前217年)。只有到了现在,在坎尼之战以后,赫瓦尔的德米特里厄斯才发现菲利普有意听取他的建议,把他伊利里亚的土地让与马其顿——而若要让,则必须先从罗马人手中夺回——也只有到了现在,佩拉(马其顿首都)的宫廷才跟迦太基结成同盟。马其顿着手派遣入侵军登陆意大利东岸,为了回报,迦太基答应将把罗马占领的伊庇鲁斯之地归还马其顿。

迦太基与叙拉古结盟

在西西里,当罗马与迦太基保持和平的时期,希罗王在安全范围内,维持一种中立政策,而当迦太基与罗马缔和之后,陷于危亡的时期,他则显出支助迦太基的倾向,赠送谷物。迦太基与罗马再度决裂,他无疑感到悔恨,但他又无力可以扭转局势,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仍忠于罗马。但不久(公元前216年秋),死亡将这位统治了五十四年的老人从王位移走了。这精明的老兵的孙子,也就是他的继承人,那年轻而无能的西耶罗尼姆斯,立刻跟迦太基外交人员谈判起来;迦太基外交人员一口答应将由条约保证将来恢复迦太基与西西里的旧有国界;然后,西耶罗尼姆斯又提高条件,要西西里全岛,这个,迦太基也答应了,同时,迦太基的舰队却已兵临城下;于是,西耶罗尼姆斯下令叙拉古舰队加入迦太基舰队。此时,由于迦太基派出的第二支海军中队驻守于埃加迪附近,而罗马备妥要登陆西西里的部队又因坎尼之败必须转做更紧急部署,因而在利利俾的原有罗马舰队的处境就变得非常艰险。

卡普亚及下意大利大部分社团倒向汉尼拔

情势最险恶的转变却还是罗马联邦的组织在忍受了两年严酷的战争蹂躏后,终于开始解体了。倒向汉尼拔的,包括阿普利亚的亚壁、梅萨皮亚的阿赞腾(这是两个老镇,受罗马人在卢克利亚和布林迪西的殖民者伤害最大);布鲁提伊所有的城镇——它们是主动投降的——只有佩特里尼和科森蒂尼例外,是先围攻而后投降的;卢卡尼亚人城镇的大部分;被迁徙到萨勒诺地区的皮塞努姆人;赫彼奈人;撒姆尼人(只彭特里人除外);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卡普亚,此城能派赴战场的军力为三万步兵、四千骑兵;而由于它的倒向,邻镇阿特拉与卡亚佐也步其后尘。不过,在许多方面都与罗马的利益攸关的贵族们,尤其是卡普亚的贵族,是极力反对这种政治倒向的,而因之产生的内部冲突使汉尼拔所得取的利益减低不少。例如,卡普亚城的贵族派领袖之一,德西乌斯·马基乌斯,在迦太基人进城以后,仍顽固为罗马同盟争辩,汉尼拔不得不把他逮捕,送往迦太基,但这样做,变成一个非常不利于汉尼拔的例子,使得他以那么庄严的态度向坎帕尼亚人所保证的自由与自主权贬值。同时,在南意大利,希腊人则坚守与罗马同盟的立场——考其原因,罗马驻军固然产生了影响力,但主要则由于希腊人非常厌恶腓尼基人,以及他们新缔结的卢卡尼亚和布鲁提伊同盟;再者,由于罗马热切地利用所有机会表示希腊主义,对意大利的希腊人表现了罕有的怀柔政策,因之赢得了希腊人的忠贞不二。是以坎帕尼亚的希腊人,尤其是那不勒斯的,勇敢地抵抗汉尼拔的攻击;利基翁、图里、麦塔庞顿和塔伦图姆等地的希腊人也不顾危险誓死不降。但克罗顿和洛克里则在腓尼基人和布鲁提伊人的合攻下被迫投降了;克罗顿的公民被徙往洛克里,让布鲁提伊人占据这重要的海军港口。南意大利的拉丁人殖民区,如布林迪西、维努西亚、帕埃斯图姆、科撒和卡勒斯,当然是坚贞不二的。这些地方是拉丁人在外地的堡垒,是在四周的本地人之间建起的殖民区,跟后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如果汉尼拔真的保证每个社团将来都恢复其祖先边界,则这些殖民者必首遭其害。意大利中部各社团也是如此;这是罗马统治的最初区域,拉丁的生活习惯与语言已经占据优势,那里的人不觉得是统治者的属民,而觉得是同志了。迦太基元老院中反对汉尼拔的人当然不会失去这个攻击他的机会,他们说,没有一个罗马公民,也没有一个拉丁社团投向迦太基的怀抱。罗马的基础唯有像独眼巨人的墙一样,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