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 关原合战 六 讨伐上杉(第5/5页)

“请恕贫僧失礼,”承兑突然插道,“直江兼续如此无礼,竟想暗中帮助内府大人?怎生可能?”

正信又飞快扫了家康一眼。他定是想让家康回答。事情重大,他不过是臆测。可家康一言不发,依然眯着眼,悠闲地凝望着院外晚春的阳光。“大师,这完全是老夫胡乱猜测,若说错了,怕要受大人斥责……大人已决心不再原谅上杉氏,并会以讨伐上杉为名出兵,故意出大坂城,以引诱治部……这只是老夫的推测。设若直江兼续看透了,自会装作与大人为敌,激怒内府,让大人出兵。如此一来,治部必然中计。”

正信心平气和说完,图书和承兑都舒了口气:“有理,如此,直江山城守就成了大人的助手。”

“休要高兴得太早,图书。”家康忽然斥责道,却依然望着外边,“未听完佐渡的后言,先莫要开口。”

正信为难地低下头。他也和光秀一样,曾游历天下,深知口无遮拦,随时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因此,他不愿在这种场合谈论大事。一旦说中家康的心思,便有可能招致猜忌;但若看不出家康心思,会谈自无法进行。这并非没有先例,信长公口口声声称扬竹中半兵卫乃战略之才,可最终也没把他提拔为大名……

“大人也疑心景胜有无大器量。”

“是。”承兑道。

“假若直江山城守读懂了大人的心,为了天下,他想不动声色帮助大人,反复思量后,为了给大人制造讨伐上杉的借口,他便写了这样一封傲慢无礼的书函,若果是如此,他真是少有的大器之人……但这亦有可能只是我们一厢情愿。说不定他正怒气满怀,表面上与我们为友,等到把我们诱到奥州之后,再死命阻击。”

“有理。”

“故,大人才怀疑山城是否真读懂了他的心思。”

“精辟!”

“在下不明真相,不敢妄断。只能说到此处。”

“大人意思是……”

“无论上杉是想助大人一臂之力,还是只想与我们决一死战,会津绝不会平安无事。只要景胜拒绝来大坂,就是违抗摄政重臣的命令,这个罪行,他无论如何逃脱不了。”

“不错……”

“因此,大师书函所写‘上杉家兴亡在此一举’一句不无道理。即使不决战,少君命令一下,大人出兵,最起码也会消耗他一百万石。他付出一百万石的代价,只为逞口舌之强。如此,直江山城守便不能称为忠臣……大人,在下已言尽。”正信向家康点头道。

家康笑中带怒:“佐渡,你好生无耻。”

本多正信的话无一不说中家康心思。家康甚至有些后悔——不该让正信开口,倒不用担心伊奈图书,可丰光寺承兑却不能令人放心,虽说他如今也心向德川,可他却与三成众知己多有往来。此事一旦被他泄露,自有无尽麻烦。

家康只好矢口否认:“佐渡,你还是纸上谈兵。战事,诡道也。以少胜多,不胜枚举。即使我奉少君之令出兵,也未必就能取胜。”

“是。”

“你知我是如何小心翼翼才走到今日吗?其中苦难,你绝想不到。你的话真令我汗毛倒竖。”

“抱歉。”

“用不着愧疚,但大事当前,当慎之又慎啊。”家康这话是想说给承兑听,“接到如此无礼的书函,却对其坐视不理,天下规矩就乱了。因此,必须讨伐上杉家!山城那厮早就看出来,若景胜不来大坂,我必然出兵讨伐。他深知这些,却胆敢向我挑衅。”

“大人明鉴。”

“话虽如此,但战事却不能随意发动。既要进攻上杉,又要避免与治部冲突,这便是我希望丰光寺大师和佐渡仔细思量之事。你们不会看不出来,我若攻到会津,正与上杉决战时,而治部挥兵大坂城,结局将会如何?那时我欲进不能,欲退不行,一生不就完了?”正信似明白了家康说这些的意图。

“正信的一番话完全是痴人说梦,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当前最重要的,应是不惜手段,避免激怒治部。”

“是。当前最重要的,乃是集中力量,全力讨伐上杉。看来,此次我不亲自临阵指挥是不行了。”家康扭着脸道,“我一生还从未看到过如此无礼的书函……真是愈想愈怒。这是兼续的小伎俩,我绝不会放过他!”

出兵讨伐一事已成定局。当然,真正的敌人究竟是名门上杉氏,还是新近崛起的石田三成,尚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