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58节(第3/3页)

“我还能看到大将军吗?”

大黑站在风雪中,任由呼啸的北风吹拂着单薄的身躯,象是在问李弘,又象是在问自己。

“我一定会来看你的。”李弘飞身上马,冲着大黑用力挥了挥手,“等我平定了天下,我再来看你。”

正月二十八,大将军到了青州平原郡。青州刺史臧霸、平原郡太守祢衡率众来迎。

此时兖州刺史钟繇、冀州刺史郭策、东郡太守刘延、甘陵国相许混、渤海太守宋文等大臣随行在侧。大将军趁着三州大吏皆在大营之际,和他们具体商讨筹措粮草和征调民夫之事。

“我最近接到朝廷圣旨,为确保年内攻克洛阳,朝廷正在竭力筹粮,并要求各地府衙强行征收民户家中的余粮,凡抗旨者一律严惩不怠。”李弘把手上的文卷重重放到了案几上,“此议大为不妥。我最近在三州各地巡视,发现百姓们的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得好。百姓手里的余粮本来就不多,一旦遇到灾荒,这些余粮更是救命的东西。我已经就此事上奏朝廷,请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慎重考虑,不要因小失大,坏了中兴大业。我请诸位大人们也考虑一下,如果同意我的看法,就麻烦诸位大人和我一起联名上奏。”

“大将军,我正要向你说这事。”臧霸激动地站了起来,“朝中那些大臣们高高在上,根本不了解下面的情况。手中有余粮的民户主要是各地的世家富豪们,普通民户家中能有多少余粮?此策伤贫不伤富,吃亏的都是普通百姓。泰山一带的郡县百姓过去多为黄巾军,民风彪悍。如果此策实施,当地府衙必然要和百姓激烈冲突,极有可能激发民变。”

臧霸刚刚说完,祢衡便跳了起来,把朝中大臣们一顿臭骂。郭策、许混、宋文等人也纷纷附和,对此策大为不满。

“大家都觉得不满吗?”李弘示意众人冷静一点,不要太激动。

“仗打得多,消耗大,我们能理解,百姓也能理解,就算多征一点徭役也可以,但无论如何不能从百姓的嘴里抢粮食。”祢衡愤怒地指着李弘叫道,“你抢了我口粮,还要我为你卖命,我能不造反吗?欺人太甚嘛。”

“祢大人,说话注意点,不要自找祸事。”钟繇冷哼一声,出言警告。

“我就是这么说话,怎么?骂到痛处,不高兴了?你去弹劾我啊?”祢衡趾高气扬,根本不给钟繇面子,“你们这些京官只知道站在朝堂上胡搅蛮缠,哪里知道下面郡县的苦处?早该让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京官下来做做事了。”

钟繇两眼瞪多大,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有道理。”李弘突然拍手赞道,“祢大人,你这话说得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大臣们疑惑地望着李弘。难道祢衡张嘴骂人还有道理了?祢衡愈发得意了,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张狂模样。

“针对朝廷此策,我们联名上奏,把理由和危害说清楚,务必请朝廷即刻更正。另外……”李弘指着祢衡说道,“刚才祢大人有句话说得好,京官不了解郡县,应该让他们下来待几年。我即刻书告长公主和太傅、丞相、太尉大人,和他们仔细商量此事。天子和朝廷马上就要迁到长安,中兴策略要随之不断调整,但朝廷在调整中兴策略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百姓的利益,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动摇。此刻如果能把你们征调入京,恐怕对朝廷稳定郡县,安抚百姓大有好处。”

“我不去长安。”祢衡马上说道。

“不去也得去。”李弘的口气不容置疑。

****

正月,洛阳。

年前,审配、荀谌六位大吏带着双方拟定的议和方案回到了洛阳。

袁绍看得很仔细,一直在研究,直到正月十五才召集袁微等人商议给李弘的回复。这个回复很重要,李弘为了议和,真心诚意地花费了四个月时间,如果袁绍不答应,也就意味着北疆军将展开猛烈地攻击。

“李弘为什么不愿意恢复五等爵位制?”袁绍待众人坐定后,望着审配问道,“他不愿意封王?以他的实力,封王之后坐镇北疆,可保世代荣华富贵。”

审配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懒得回答袁绍这个问题,没有丝毫意义。

“李弘请你们到冀州、兖州转了一圈,相信收获肯定不小。你们看,他有实力打下洛阳吗?”

荀谌等人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袁绍的目光,都没有回答。袁绍又望向了审配。审配点了点头。

袁绍心里一窒,但脸上还带着笑容,“我们大概能坚守多长时间?”

“这要看刘备何时能开辟西路战场。”审配沉吟良久,缓缓说道,“从汉中翻越秦岭打关中,难度非常大。刘备要想夺取关中,只有一次机会。他第一次奇袭长安城如果失败,那么他第二次夺取关中的机会就很渺茫了,而我们……”

“先不要管刘备了,就说我们自己。”袁绍挥手说道,“我们能坚守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