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章.危机四伏 第12节(第2/3页)

夕阳西下。

李弘背着风雪,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

“小雨姐姐应该回来了。”风雪头枕着李弘厚实的肩膀,闭着眼,轻声说道。

“她今天不回来了。”李弘说道,“她和王大人要商谈具体的迎娶事宜,估计明天才能赶回来。”

“汉人娶亲好麻烦,礼节太多了。”风雪笑道,“豹子大哥,你娶小雨姐姐的时候,也这么麻烦吗?”

“小雨和我都没有家人,哪里还有这些繁杂的事情。”李弘笑道,“我娶小雨的时候,比娶你还简单。我请卢龙塞的一帮老朋友喝了一顿酒,了事。”

风雪失声笑了起来,“庞大人娶了夫人后,还住在龙泉吗?”

“当然要住在龙泉了。”李弘说道,“仲渊夫妇也要回来了。还有,下半年让子龙把文姬也娶了。大家在一起,热闹。”

“他们的夫人愿意住在胡帐里?”

“公主都能住,他们为什么不能住?”李弘笑道,“北疆稳定了,汉人和胡人会杂居在一起,他们还会互相通婚,等将来汉胡不分了,汉人接受胡人了,北疆就更好了。让他们住胡帐,也算是汉胡相融的第一步嘛。”

“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可能看到那一天?”风雪目不转睛地看着红彤彤的夕阳,低声感叹道。

李弘没有做声。汉胡世世代代的仇恨,岂是几十年就能化解的事。难啊。

祭锋打马而来,神骏威风的飞雪紧随其后。

龙泉周围五里的山野都被黑豹义从和虎贲羽林军牢牢地控制着,一般人根本接近不了。但即使是这样,李弘每次上山,两百步之外的地方都密密麻麻地跟着几十名侍从,赶都赶不走。今天是祭锋带着一队人马负责保护李弘。

“有什么事吗?”李弘放下风雪,迎上问道。没特殊的事,侍从们都悄然无声地返回将军府,从来不露面。

“大将军,赵大人来书,左贤王刘豹,日逐王刘冥,舞叶王射墨赐,白鹿王鹿破风,中部鲜卑牛头部落大帅裂狂风已经到了晋阳,请大将军速到晋阳。”

“大哥来了,我大哥来了……”风雪难以置信地一把抱住李弘,惊喜地叫了起来,“你怎么不对我说?”

“这不是说了吗?”李弘笑道,“走,我们到晋阳去。”

李弘在五月底把龙骧将军徐荣,骠骑大将军府长史李玮,扬武将军杨凤和强弩中郎将孙亲四个大员同时调离了洛阳,这引起了各方的震动。

徐荣在北疆的地位仅次于鲜于辅。现在李弘坐镇晋阳指挥全局,鲜于辅驻守大漠。北疆若有重大征伐,肯定是由徐荣担当统帅。在三方制衡之事正在商谈,渡河攻击袁绍之争正在准备,出京平叛之事正在筹措之际,李弘突然把徐荣调到河东,这是什么意思?

李玮在北疆是中流砥柱的人物,也是此次北疆促成制衡之策的关键人物。在制衡之势刚刚形成,京畿危机尚未缓解之际,李弘突然把他调到晋阳,这又是什么意思?

杨凤是北疆九大将军之一,在黄巾军的时候,他就以机谋出众著称,如果徐荣走了,理所当然应该由他主持处理洛阳之事,但李弘为什么在这种关键时候把他也调回了晋阳?

颜良也是北疆九大将军之一,是和赵云齐名的悍将。虽然他没有赵云那样显赫的战功,但只要是北疆的战将,提到赵云必提颜良。颜虎头的大名在北疆军中那是首屈一指的强悍。他和赵云一样,曾是李弘的督贼曹,是李弘绝对信任的人。颜良从京畿爆发危机开始,先是在塞外,后来到河东,他自始至终就没有具体参加过解决京畿危机的任何事。李弘此时派一个绝对信任的,但对京畿诸事一无所知的人到洛阳来都督中外诸军事。这是什么意思?

洛阳顿时紧张起来。

****

六月中,长安。

董卓在扶风接到李儒的急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李弘要联合袁术打长安了。他命令皇甫鸿守凉州汉阳郡的翼城,董越守陇关,自己匆匆回到了长安。

现在赵云和匈奴人在上郡的长城要隘,徐荣和玉石在河东,如果袁术再兵临武关,颜良兵逼函谷关。四路同攻,那以关中目前的状况,长安必陷。董卓甚至认为河内的袁绍也会参加。袁阀的分裂和袁绍诛杀朝廷大臣的事,可能都是李弘、袁绍、袁术三人精心设计的骗局。青州蚁贼的暴乱,可能也根本没有那么严重,是虚张声势。他们的目地是麻痹自己,诱骗自己上当。

洛阳的李儒,长安的刘艾、田仪等人也很困惑,李弘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突然做出这么重大的调整,实在让人费解,也让人心惊肉跳。要说是一次普通调动,那为什么要同时调动徐荣和李玮?就算京畿危机已经缓解了,徐荣和李玮可以离开了,那调动杨凤和孙亲又是什么意恩?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北疆有重大征伐,需要徐荣坐镇河东,需要李玮回晋阳出谋划策,需要杨凤和孙亲统领军队。

征伐?那李弘要打谁?打长安?这种调动太显眼了。打河内的袁绍?在己方实力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这种惑敌之计也未免太做作了。但正因为李弘的这种举动太显眼太做作了,此事才显得扑朔迷离,非常的可怕。李弘到底要干什么?是打长安还是打河内?又或者是打冀州?

李儒在给董卓的信中说,估计李弘打冀州的可能最大,这样他在未来几年可以确保北疆不失。打长安要破坏李弘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制衡,对北疆没有好处,不可能。打河内耗费太大而且没有什么意义,李弘估计不愿意。但他又不好公开违抗圣旨,所以才想了这么个主意。

董卓不敢大意。李弘要打冀州,必然要征调戍守塞外的五万大军和度辽、风云两支铁骑军,也就是说,李弘决定放弃塞外,不管胡人和流民了。既然如此,那李弘还打冀州干什么?还要制衡干什么?击败自己抢回天子不就行了?

董卓毫不犹豫,立即命令吕布、胡轸、李傕(jue)等人放弃渡河攻击袁绍,不论颜良怎么催,都不要理睬他,死守关隘,坚决不要把袁术放进洛阳,尤其不能把函谷关丢了。命令牛辅、贾诩,率军于黄河南岸驻防,严防北疆军渡河。命令张济率军驻守于临晋一带,严防北疆军从蒲坂津方向攻击关中。命令鲍鸿率军于冯翊郡的洛水、梁县一带驻防,防备赵云和匈奴人由北而下。

****

六月中,洛阳。

朱俊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