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七章 东风起(第2/3页)

别人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阮鄂倒好,一上任便被架在火上烤,被烧得外焦里嫩,苦不堪言……死了两个知府,还有参将若干,才把那帮瘟神赶走。

阮鄂这才稍稍松口气,心中的怒火却蹭蹭窜起来……你胡宗宪也欺人太甚了吧?我承认斗不过你,所以才从繁华的杭州城。来到穷山恶水多刁民的福建,你却巴巴的就把倭寇撵过来,连条活路都不给我留?

这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啊!阮鄂决定无论如何,都得出了这口恶气,不然早晚都得被胡宗宪欺负死!于是他组织福建的官员,一起杀了兔子写血书,泣血上奏,控诉胡宗宪‘纵敌逃窜,以邻为壑。所作所为根本不是为了抗倭,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不知居心何在!’他本是饱学之士,现在含恨出击,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字字诛心,震撼朝野。

一时间,北京城充斥着严查此事的声音,御史言官们弹劾胡宗宪的奏本,堆满了司礼监的值房。

但胡宗宪毕竟是献了祥瑞的新贵,嘉靖帝不可能动他,仅仅下旨让浙江巡按尚维持,查明此事回报,连个钦差都没派,也没申饬胡宗宪什么。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尚维持,却搞不清形势,一本接一本的参奏胡宗宪,说他与倭寇暗通款曲、畏敌怯战,不惜行贿徐海,以换取其退出浙江;还说他贪污挪用军资、生活腐化堕落,有十八房娇媚妻妾,吃穿用度堪比王侯,等等等等……

虽然一本本参奏如泥牛入海,都没有得到嘉靖帝的回应,却把当事人吓得睡不着觉。因为看过尚维持的弹劾文书,胡宗宪骇然发现,此人可不是无凭无据的中伤,上面提到的很多事情,都是确有其事的!

但胡宗宪自问,这些事做的都十分隐秘,甚至只有高层将领知道,怎么就会泄露了呢?莫不是有人当了内奸了吧?

于是他开始用几个关键词去按图索骥——福建人,跟尚维持有交情,高层将领,能接触机密的,于是一位老兄不幸全部中招——俞大猷、苏松总兵、浙直水军统领,福建晋江人。

当胡宗宪对幕僚说出自己的猜测,那些早就受了嘱托,要给俞大猷上点眼药的狗头军师们,便甩开恶毒的长舌,从俞大猷三岁偷看他姐洗澡,五岁掀阿姨裙子开始,一直控诉到他五十岁了,还纳了第四房小妾,将个耿直不阿的俞将军,活生生骂成了人神共憎的严世蕃。

俞将军的为人其实无可挑剔,个人生活也检点的很,只是因为搞水军,触动了一帮官僚的利益,便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被人落井下石,砸了个满脸开花!

胡部堂雷厉风行,立即上书,把责任推到了俞大猷的身上。

嘉靖帝早等着有人能替胡宗宪顶缸呢,自然毫不客气,当即下令,削去俞大猷的官职,命人将他抓到北京受审。

沈默默默旁观了这一切,这才是他一直心情不好的真正原因。他记得十分清楚,当初胡宗宪是多么器重俞大猷,对他言听计从,将他倚为干城,说俞大猷是大明的周亚夫、李光弼……当时之言还音犹在耳,他就把这个曾无比信任的人,亲手送进了监狱。

从二品大员到阶下之囚,看似千万里的距离,原来只需要短短几天时间,某些人的几句话……

※※※

他拒绝了朱十三的请求,一字一句道:“诱捕是对俞将军的侮辱,你只要把北镇抚司的命令给他看,他便会二话不说跟你走的。”

朱十三是相信沈默的,便真的只带着两个人去了,三天后,便带回了一身布衣的俞大猷,准备从苏州坐船去北京。

沈默自然要去送,在锦衣卫的官船上,见到了他的俞老哥。俞大猷的精神依然旺健,情绪也没受到多大影响,说话声音还是那么洪亮,笑起来也还是那么爽朗。

他不仅不把被捕当回事儿,还劝沈默放轻松,没什么大不了的。

本来心情阴霾的沈默,也被他感染得开朗起来,笑道:“老哥哥的心真大呀,我当年被逮去北京的时候,整日茶饭不思,还没走到一半,人就饿得脱了形。”

“呵呵,愚兄我这辈子功业没立多少。”俞大猷笑道:“可被人整的次数多了,浮浮沉沉、坎坎坷坷的多了,人也就麻木了。”

“老哥哥,你放心。”沈默紧紧攥着他的手道:“我会尽全力,把你营救出来的!”如今的沈默,已经有资格说这种话了。

俞大猷心中感动,都说患难见真情,这话一点不假。平时他对沈默其实并不太热乎,因为他觉着这人太油滑了,好像跟谁的关系都很好。他觉着这样的人,太难把握真性情了,跟自己不是一条道上的,所以除了公务,私下里有些疏远。

但现在自己遭了难,被锦衣卫抓起来,要送到北京城去受审,这时候别人唯恐避之不及呢,沈默却跑到船上来送自己,还明确表示要趟这趟浑水,这让看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俞大猷,怎能不感动?

他深吸口气,觉着有些话得提醒沈默道:“愚兄不是自夸,大明朝的将领里,数我跟徐海碰的次数最多,虽然胜少败多,他却一直最怵我,所以一般不愿跟我碰面。”

沈默微微皱眉道:“老哥的意思是?”

“我担心我这一去,会把徐海给招来了。”俞大猷道:“苏州这几年没遭兵灾,现在又开了埠,愈发富得流油,恐怕造成了人家眼里的肥肉,逮到机会就一定会来啃一口的。”

“这也正是我忧虑的地方。”沈默轻声道:“如果老哥在,自然不怕,可现在你这一去,一年半载是不会回来了,苏州怎么办?谁能代替你?”

“八成是浙江副总兵刘显,他会来接替我。”俞大猷道:“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只是用兵有些保守,难免会被狡猾如狼的徐海钻了空子。”说着有些可惜道:“戚继光其实比我还要厉害,可惜太年轻,又不是总督大人的嫡系,要不有他接替,我就放心了。”

见沈默面色凝重起来,俞大猷笑道:“也别太过担心,许是我杞人忧天了,说不定什么事儿都没有呢。”

“是啊。”沈默勉强笑笑道:“但愿平安无事吧。”

俞大猷跟着朱十三走了,沈默督促戚继光,要好生练兵,要钱给钱,武器盔甲也采购最好的,要人给人,能扩军到五千最好。

戚继光却很坚决道:“我只用精兵,宁肯少而精,不能多而滥!”沈默只好随他去了。

※※※

就在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中,又过了半个多月,谁知倭寇没来,苏州府却自己出大事了!

“报,吴江县的团练造反,打下了县城,烧毁了官府,城中官员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