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魏国雄起(第2/6页)

片断之二:

儒家大师段干木才能卓著,闻名四海。魏文候想拉他入伙,但段大师早就立下志向,终生献身学术,不过问政治。越是这样,魏文候越是想要拜见他,但段干木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好像老鼠见了猫。有一次魏文候突击拜访段干木,段干木无处藏身,情急之下施展燕子三朝水的功夫翻身上墙,再纵身一跃便淹没于后山之上的莽莽林海。魏文候问段干木的研究助理:“大师哪里去了?”助理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魏文候无奈,只好返回,以后每次路过段家门口,总不忘在车上一躬扫地,行注目礼。时间一长,段干木也不好意思,就和魏文候碰了一面,两人就魏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诚挚地交换了意见,段干木的精彩论断赢得了魏文候的热切好评,社会各界人士对此事反响强烈,纷纷表示要拼搏进取,献身魏国。

片断之三:

魏文候的既定接班人子击同学刚从前线中山回来,正好在朝歌碰到魏文候的老师田子方,子击一看老子的老师来了,马上下车让路,拱手行礼。田子方稳坐车上,丝毫没有客气,似乎并不把眼前这位接班人放在眼里。子击于是好奇地问道:“这个世界是富人厉害,还是穷人厉害?”田子方道:“当然穷人厉害,富人厉害了,其他人就会看不惯,迟早会让你栽跟头。像我一身本事的穷人就可以四处显摆,没人用大不了自己炒自己鱿鱼。”子击同学很不高兴,心想:你们这些臭文人吃我家的喝我家的,还不感激我家,等我上台了让你们全部下课。当然了,子击只是新生代的青年,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苦,所以看不到君和臣在利益上是相互依存的平等关系。

片断之四:

魏文候问狐卷子:“老爹厉害,能靠得上么?”

狐卷子答道:“不能!”

魏文候继续问道:“儿子厉害,能靠的上么?”

狐卷子答道:“不能!”

魏文候继续问道:“哥哥厉害,能靠的上么?”

狐卷子答道:“不能!”

魏文候问道:“弟弟厉害,能靠的上么?”

狐卷子答道:“不能!”

魏文候问道:“部下厉害,能靠的上么?”

狐卷子答道:“不能!”

魏文候很生气,用手指着狐卷子喝道:“我拿五种情况问你,你都说不能,那你说什么能行啊?”

狐卷子答道:“在你用手指向我的时候已经表明谁更重要,一个指头指我而四个指头指你自己,你说谁更只重要,谁更能靠得上?尧很贤能,可是儿子混蛋;舜虽然贤能,可老子顽固;禹很贤能,可弟弟很差劲;周公很贤能,哥哥很残暴;汤、武是好部下,可是他们的领导不争气。哎,所以与其靠天靠地靠他人,不如靠你自己。”

魏文候道:“对,靠我!”后来这句话经常在倒装语序的情况下使用,便成为时下流行的:“我靠!”不过在此要提醒一下各位,脱口而出的这句口头禅的背后还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哩!

……

魏文侯能够理解人才,也能够尊重人才。但凡人才,总是脾气大、自视高、行不同俗、思不同众,爱摆摆架子、爱发发脾气。对于这些无伤大雅的书生习气,魏文侯并不介意。尊重人才的风气从魏文侯这里开了头,上行下效在整个魏国朝野蔚然成风,人才和人才之间也能相互尊重、惺惺相惜。魏文侯靠着强大的人才班底和团结上进的组织渐渐地露出了大国领袖的气派。

【3、文治】

在魏文候的政府里,儒法两家各司其职,儒家地位较高,但不干实事,专职务虚,工作中心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域。在政府各项事务得前线冲锋陷阵的是广大法家人士。魏文候开创了明儒实法的统治先例。

法家崇尚马基雅微利式的实用主义,他们不关心什么是有意义的,只关心什么是有用的。法家是严酷的人性藐视者,在他们的眼里,老百姓不能算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人”,而仅仅是可供国家完全驱使的工具。法家是彻头彻尾的国家主义者和君权至上论者,只要国家能够强大,他们并不在乎老百姓是否真心拥护。法家是冷血动物,他们眼里只有冰冷的规则和冰冷的刀,人心的温度他们感受不到。法家还是目的论着,只要能达到目的,他们将不则手段,能杀便杀,能骗便骗,反正最后的目的是国富君强。因此一个有志于迅速使国家强大的君主只有坚决彻底的支持法家的改革,才能收到最大的功效。魏国的头号法家人物当属李悝,魏文候依靠李悝实行变法。

法家的两把利器是赏罚,中心是国家,标准是有功则赏,有罪则罚,因此多余的官僚和人员被无情的剔除。

在经济上,李悝将土地的能量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鼓励老百姓轮番不停的折磨土地。李悝还成立了国家粮库,在丰年将粮食收购进来,在荒年再将粮食发放出去,这样粮食得到了有效的使用,老百姓也免去了奸商的盘剥。

李悝将他的改革措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发布出去号为《法经》。这是一部严密的法律,几乎涵盖了民众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这是一部专制的法典,君主的权威被无限加强,民众的生活毫无自由可言,唯一的出路在于多产粮食,勇敢打仗。这部法典的颁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直接影响了后来秦国法律的形成,以至于以后任何一个偏向以法家思想进行统治的朝代都要从中汲取营养,几乎可以和西方的《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十二铜表法》,《拿破仑法典》相媲美。

法家的第二号人物是冷血动物西门豹。今天大多数人所了解的西门豹仅仅是他无神论的一面,而无神论最多算法家思想的副产品,法家只认识君主和国家,根本不知道虚无的神。在他们眼里,君主和国家就是需要尽心供奉的神。西门豹的真实作为要远超出扫除迷信。

上帝对每个成员都是公平的,体现在魏国身上便是虽然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力资源,但也有不安全的地缘政治。魏国的地盘位于列国的中央,为四战之地,强大的势力环绕周围,北有赵国,南有韩、楚,西有秦国,东有齐国。通过变法先行强大起来的魏国在不安全感的驱使下不遗余力地加强边界安全。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直接威胁到魏国邺地,而邺地离魏国的首都安邑的距离要远大于离赵国首都邯郸的距离。

邺地是魏国有名的钉子户,不但穷、而且硬,倒不是那里的基层民众对中央政府有意见,而是地头蛇们总是用狡猾的手段将中央的影响力屏蔽掉,加之水旱灾害的频频光顾,这里成为强大魏国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