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借宫宴广收人心(第5/10页)

时至此刻李治才倏然意识到,或许无忌之所以会默许册封媚娘,并非是看在他和皇后的情面上,因为他如愿以偿的同时,无忌也牢牢握住了他的把柄。武媚的真实身份在外朝还罕有人知,一旦公开舆论哗然,何以塞世人悠悠之口?这是心照不宣的秘密,窗纱一旦戳破,莫说作为天子斯文扫地,即便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还有什么脸面立于天地间?

西晋羊献容,先嫁司马衷,后嫁刘曜,两代一后为人耻笑;先代隋炀帝烝于宣华夫人,父子聚麀败坏伦常,炀帝亡国至今遭人唾骂。面对这涉及人伦纲常的莫大威胁,李治不得不屈服。没有权力,没有威信,他所拥有的仅剩下仁孝的好名声,难道还要撕破遮羞布,把这最后一丝的尊严也毁掉吗?他灰心丧气地垂下头,在群臣异样目光的注视下,气若游丝咕哝了一声:“算了……算了吧。”

李治高昂的头垂下了,胸中的仇恨却更添一层。在他看来,无忌所作所为不仅是挑衅,更是威胁,不仅是对他李治个人的威胁,更是对皇权的威胁。从这一刻起,他对长孙无忌的看法完全变了——此人哪里还是我舅舅?汉之梁冀、晋之王敦、魏之尔朱荣、周之宇文护,那帮狼子野心的跋扈逆臣不过如是。此人分明是我的仇敌,是我李家社稷的最大隐患!可是我能怎么办?怎么办呢?

小小的碰撞如电光火石般一瞬即逝,长孙无忌依旧是无冕之王,李治也依旧是那个窝窝囊囊的可怜虫。于是片刻沉寂之后,群臣歌功颂德之声再度响起……

三、妇奉姑尝

所谓的贞观遗风继续吹着,小小的平叛胜仗继续被夸耀,在无忌的权威下每个人都在忘我地手舞足蹈,仿佛这真是一个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盛世。忙过祭祀和科举,新城公主的婚期接踵而至。

因为给李世民守孝,这场早该举行的婚礼推迟了两年,为补偿公主独守空闺之苦,朝廷举行了一场盛大婚礼。新城被晋封为长公主,增食邑五千户;自皇宫直至新建的公主府,一路花团锦簇载歌载舞,长安百姓无不争睹;李治在皇宫设宴,接受百官敬贺。开唐以来公主出降礼仪并不隆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世时甚至尽力避免奢华,这次新城之婚礼规格可谓空前。固然因为李治疼爱这个小妹妹,更因为驸马乃是长孙无忌的从弟长孙诠,礼部、工部都要给元舅面子。

新城不是长孙家迎娶的第一位公主。太宗嫡长女长乐公主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虽然已故去,后来又有太宗第十五女新兴公主嫁与无忌族侄长孙曦。另外无忌与长孙后幼年皆赖舅父高士廉抚养,与高士廉之子高履行等如同亲手足,高履行也是驸马,娶太宗第九女东阳公主。屈指算来长孙家族出了一个皇后、四个驸马,长孙无忌为顾命大臣,官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兼领扬州都督,膝下十二个儿子,成年的长孙冲、长孙涣、长孙濬、长孙淹皆已入仕,族人子侄居官执笏者不可胜计,其他近亲姻亲似韩瑗、高真行等也都身居要职。如今的长孙氏家族声势已直追皇室……不,实际权势早就超越皇室,成为关陇贵族的真正首脑。

两仪殿御宴上,群臣满面堆欢、举酒相庆,争先恐后向皇帝恭贺舞拜,倾诉着自己对大唐的忠诚;但是当他们起身之后,随即一转,又簇拥到长孙无忌面前,几乎重复着同样的话。御座上的李治也只能木然注视着这一切。

外戚声望如此之高,连亲王都被冷落了。鄜州刺史、荆王李元景乃高祖李渊第六子,五位兄长皆已亡故,如今他这个老六便是宗室中年龄最长、地位最尊的亲王,李治即位后特意加封其为司徒。为参加这场婚礼,他也不辞辛劳回到长安,李治欢喜之下将六叔留在京中,想请他帮自己压台,可这位宗室第一亲王明显不堪与无忌匹敌。这场隆重的宴席上,他被冷落一边,与江夏王李道宗默然无言地对饮着。长孙无忌倒还矜持有度,向贺喜的群臣一一还礼,可顾盼之间还是不免流露出几分得意……

就在东面一道宫墙之隔的万春殿,也在进行着宫宴,后妃公主、皇家命妇同样在庆贺这场婚事。与两仪殿的热烈气氛相比,这边温婉多了——在京的公主不过临川、城阳、巴陵、东阳、兰陵、高阳等,姐妹们平日常往来,不乏说笑的机会,宫廷大宴讲求仪态,何况还有年长的姑母、叔母在场,都有些放不开;即便高阳公主也比往日拘禁许多。嫔妃这边更沉闷,最喜热闹的萧淑妃已经失宠,不想在宫宴上被人窃窃议论,推说身体欠佳根本没来;王皇后本就矜持含蓄,今晚还有点儿心不在焉;其他嫔妃更不消说,所有人都有一搭无一搭地与邻座之人聊着,宽阔的大殿上唯有阵阵嘤嘤低语之声,几被琴瑟丝竹之音掩盖。

媚娘也参加了这次宫宴。她怀孕日久早已显怀,本可以不来,但这是她获得名分以来头一次公开露面的机会,岂甘放弃?宴席之间她不曾多言,尽量对每个人露出友善的微笑,察言观色处处留心,很快嗅到了异样的味道——王皇后的态度甚堪玩味。似今天这般场合皇后本该将她引荐给客人,可今晚皇后竟毫无举动,虽然也时常向她望上一眼,报以微笑,但那笑容明显有些勉强。

媚娘心中有数——皇后果然已警醒,即便揣摩不透我耍的手段,却也隐约感觉到我是个威胁,今后再不会傻乎乎帮我的忙了!

不过即使皇后不介绍,又有谁不知“鼎鼎大名”的武昭仪?这等越礼之事就算瞒得住外朝,在皇家内部却是瞒不住的。这些女人审视她的目光都有些不自在,尤其几位公主,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而每当媚娘柔和的目光轻轻瞟过去,她们便立刻闭嘴,尴尬一笑。

媚娘倒看得很开,自己既做出悖礼之事,还不许人家说闲话么?尤其几位公主,毕竟她与李治的私情玷污了她们父兄的声名,被她们鄙视乃至存有敌意,再正常不过。她已抱定“人不知而不愠”的态度,无论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议论自己,她皆笑脸相迎,而且越是对自己不友好之人,面对人家的笑容就越发温情脉脉。

一顿饭未吃完,还真有人被她的气质所倾倒,最先流露出善意的是千金公主——此位公主乃高祖李渊第十八女,嫁与贞观名相温彦博之子温挺,年纪虽比媚娘大不了十岁,却与先帝同辈,李治还要喊她一声姑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