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圣主如天万物春 第一节(第5/5页)

“孩儿记下了。”仁多观国黯然应道。

却听仁多保忠笑道:“亦不须太悲观。我如此安排,石丞相当能体谅我的苦心。渡河之后,我自会见机行事,若敌势大,我便退回河南,只要我在深州打过仗,皇上必也不会深怪。”

仁多观国心知韩宝与萧岚绝不会这么好对付,但此刻多说无益,沉默半晌,问道:“那爹爹准备何时渡河?”

“呆会吩咐过诸将,我便率亲兵驰往武邑,明日便率第一营渡河。这等事,既然要做,仍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可不想被韩宝在河边击溃。”

“第一营?”

“他们不是一直想打仗么?”仁多保忠知道仁多观国想说什么,挥手止住,冷笑道:“吵着要救深州的,第一营声音最响,我此番便成全他们。”

“可……”

“怕什么?!”仁多保忠轻蔑的说道:“难道他们还敢造反不成?”

  1. 注意此处所言,指“内降指挥”或“内批指挥”。“指挥”本是宋代诏令的一种,只不过可以不由翰林学士拟旨,改由宰执代拟,但仍需经两府讨论,给事中、中书舍人封驳,台谏论列,自然也具有合法性,甚至许多指挥本身就是司法解释。因此,其与“内降指挥”有着本质的区别。请读者注意区分。​
  2. 真实历史上,北宋中期士大夫们已有自觉限制皇权扩张的意识,但是,在经历激烈残酷的党争之后,整个士大夫阶层完全被分裂,并且在内耗中被削弱,因此丧失了抵制皇权的能力。尽管如此,便到北宋晚期,即使是被视为奸相的蔡京,同样也表现出了这样的自觉意识,只不过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