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训练与军团的内部结构(第2/3页)

◎ 练习枪法的阿杰米欧古兰。1为阿杰米欧古兰加尼沙里新兵,2为新式加尼沙里兵团新兵部队的伊奇欧古兰军士,3为纪律部队的队长。

◎ 加尼沙里军团的指挥官们,右一为耶尼切里阿加。 ◎ 身着华丽服饰的军团军官们,注意他们的鞋子。从左到右分别是乌斯塔军官、第三等级的军官、贝伊级的军官。

除了后卷外,帽子的前沿还系有一根朴素的木勺状的徽章,以表示军团对伙食的重视。军官们的帽徽上插有几根白色或黑色的巨大羽毛。一些高级军官和精锐部队成员戴的不是“伯克”,而是一顶尖顶的高帽,周围裹着一层又一层的头巾,将帽子几乎完全遮盖住,只露出帽子的顶端。立有战功者戴的同样是一顶特殊的头巾,这对他而言是一种嘉奖。

加尼沙里军团在成立之初,是一支步弓手部队,因此大部分成员的装备为反曲复合弓和短矛,少数人装备有剑。虽然他们也用战斧等步兵兵器,但这些兵器仅被作为次要装备使用,或干脆只在参加重大典礼的时候才装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团开始与来自巴尔干、西欧、北非等地区的对手交战,这些国家的兵器也开始流入并被加以使用,如马穆鲁克的剑、大马士革弯刀、西欧的重斧等。除了使用缴获的武器外,奥斯曼人还从欧洲各国进口大量兵器,因此军团兵器库里的储备与军团的统一制服截然相反,是极为复杂多样的。

军团最为常用的冷兵器总结起来有弓、马刀“基里克”、弯刀“亚塔干”、匕首“坎嘉尔”、长戟、长柄刀和长柄斧等。

奥斯曼弓有3种:战弓、射准弓和长弓。3种弓均由4种材料制成:木头、兽角、筋腱和黏胶。每种弓的弓身中心位置都有一个供持握的部位,其表面一般都附有漆工艺的装饰。

战弓为典型的突厥式,其结构与亚洲其他的经典反曲复合弓类似。其核心部分为木质(枫树为最佳材料),弓腹(面向弓箭手的那一侧)用兽角制成,前段则用动物的筋腱制成,表层用动物粘胶加固。当弓弦被取下的时候,弓身弯曲到极点,弓缘前卷,形成一个“C”字形。有些弓的弓缘那些坚硬的顶端(“卡桑”)甚至会彼此相碰。突厥弓弓身持握的部分并不像其他亚洲弓那样是凹进去的,弓腹相当笔直,而持握部分的前端则向外凸出。

◎ 突厥弓和钉头锤。

突厥弓的曲度极为明显,因而它的上弦方式与欧洲的直体弓差异很大,有人宣称:“突厥人有120种上弦的方式。”最常见的上弦法是上弦者坐在地上,用双足挤压弓身的握把部分,给重型长弓上弦时,通常需要一根长长的环形带子将弓缘向后拉起,固定。

突厥弓配有一些附属装备,射手们在拉弓时要戴上一只扳指,这种扳指用木头、金属、象牙、骨头、兽角或皮革制成。表面刻有一根滑槽,以供弓弦伸入。有些扳指是用贵重金属或宝石制成,装饰得十分华丽。

◎ “基里克”。

除了扳指外,弓身上还装有两种装置:“西普尔”和“梅加拉”。它们都是使箭支穿过弓身前沿通常搭箭处的装置。西普尔是一种搁板,通过皮带固定在射手持弓的那只手上。这种装置在战弓上最为常见,它能帮助射手将弓拉满,从而将最大的力量施加在箭支上;梅加拉则是一片薄薄的木板,上面刻有一道沟槽和一个用于钩住箭手拉弦那支手的小圆孔。这一装置使射手可以施放比弓的原配箭支短得多的箭。这两种装置都能让箭飞得更远。

多年以来,突厥弓的优越性能可谓是有口皆碑,直到1910年,还有人用老式突厥弓在射箭比赛中创下434米的记录。

“基里克”堪称东方世界弯刀之王,它的原型可能是中亚—蒙古马刀,为单刃单手兵器,刀身用高碳坩埚钢锻造而成,表面通常刻有血槽和古兰经的铭文,刀柄与长形刀身之间形成轻微弯曲,后者的下半部分质地更为精良。同时,刀身后部也保持着狭窄的宽度,而只在刀身末段的三分之一处外展变宽。这种特别的逐渐扩展的末端被称为“雅勒曼”(人工刀刃之意),这一设计可以极大地增加弯刀的劈斩力度,只需一击就能斩下一颗头颅。这种出色的威力令“基里克”成为奥斯曼人的首选兵器。

“基里克”的刀柄为犀牛角或牛角质地,并有一个椭圆形的末端,与刀柄形成一个弯曲的角度。“基里克”的刀鞘是木质的,表面饰有印花图案和金银。在苏丹巴耶济德和苏莱曼统治时期,基里克变得更短,更轻,更笔直。

“亚塔干”是另一种奥斯曼人常用的弯刀。据传说,一个外号为“亚塔干巴巴”的塞尔柱军官征服了今奥斯曼东南部德尼兹利省的一个小镇后,就在这里发明了这种兵器,并用自己的外号命名它和它的诞生地。但据考古学家考证,其实在12世纪起,“亚塔干”就出现在中亚了。它也是单刃,刀身长60到80厘米,带有一个明显的前曲,有些“亚塔干”的刀身在前曲基础上会朝刀身末端后倾。这种造型通常被称为“内弯”。刀背是用较为柔软的钢材制成的,而开锋的刀刃为了保证经久耐用,用经回火处理过的硬钢锻造。

◎ “亚塔干”。

刀柄分为两片,一般由骨头、象牙、角或白银制成,用一根带有装饰的金属带子固定在一起,上面没有护手,刀柄和刀尖之间以金属板相连。为了防止劈砍时刀从使用者手中滑落,柄锤两端同时向外延伸,形成一对翼形或耳形。不同地区的“亚塔干”刀柄在外形上带有不同特色:巴尔干人的“亚塔干”刀柄往往带有硕大的柄耳,其制作材料通常是骨头或象牙,而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亚塔干”刀柄的特征则是柄耳较小,制作材料通常为兽角或白银。由于没有护手,“亚塔干”可以与刀鞘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它往往是别在佩戴者的腰带内的,用一只钩子固定住。这种佩戴方式使刀看起来很像“横躺着”一样,故而得名“亚塔干”(奥斯曼语“躺着的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