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第2/2页)

《金匮要略》六卷二十五篇,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等四十多种杂病的治疗方法一百三十九条、二百六十二方,以脏腑经络学说作为基本论点,重视内脏间的整体联系性,强调保持人体的正气,同时也不忽视去邪。至此,《伤寒杂病论》的“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得以结合保存。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校订,删除里面的重复药方,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用药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其所记载的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在医书上的文献。

《伤寒杂病论》因此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四大经典”。

但相对而言,《伤寒杂病论》又比其他三部的贡献更大,在成书两千年的时间里,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医家,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因而成为了后世业医者必修之书。(时至今日,其仍旧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杂病论》不仅是我国历代医家必修的科目,还传播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就拿日本来说,现在他们还对张仲景方特别青睐,其国内很多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中,伤寒方占绝大部分。

实际上,《伤寒杂病论》所列药方虽历经千年,却一点也不落伍,现代中医每遇上疑难病症,仍通过查阅书上所载,依法施用,屡有奇效。

据统计,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