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最后的名士(第2/2页)

现在才知道要著作汉史,早干嘛去了?!

饶是如此,依然有很多士大夫也奔走营救,请求王允免其一死。

太尉马日磾飞车赶来求情,说:“蔡邕乃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典籍。况且其忠孝素著,获罪也没有缘由,杀了他岂不是会丧失威望吗?”

王允正在气头上,气呼呼地说:“昔日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致使他作出谤书,流毒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马日磾大为叹息,出来后议论说:“王允这样做,是不会长久于世的。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写作,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岂能长久!”

不久,蔡邕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

缙绅诸儒莫不流涕。

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