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千百年金陵风月,数不尽君臣过往(六)(第2/3页)

众将散去之后,李从璟也离开大帐,带着孟平等人在营中行走透气。

来到角楼,远望金陵城,李从璟两世为人,总是比常人多些感慨,“昔年你我还是晋王少年郎时,何曾想过有朝一日,会坐拥千军万马,与天下豪杰大争于天下?”

孟平笑得灿烂,很难想象他都快三十岁的人了,竟然还有这样的笑容,“彼时,孟平日日跟随太子左右,便知太子来日必定成就一番大业。”

李从璟露出开怀的笑意,这样的话若是别人说出来,他不会觉得有多真实,这些年他受到的阿谀奉承何曾少了?但是孟平不同。

李从璟对孟平道:“你没有让我失望,天下何其之大,来日你的功业也足以令后人瞻仰。”

孟平抱拳认真道:“青史留名,非平之愿也,不负太子所望,平之所求。”

李从璟拍了拍孟平的肩膀,毋庸多言。

徐知诰在得到朱匡业败亡、苏章引军退走的消息时,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异样。彼时他正在吃饭,甚至连夹菜的动作都没有停顿,只是回了一句:“知道了。”

等徐知诰吃完饭,宋齐丘进了屋来,不无忧虑道:“李从璟到了城外,看样子北贼准备倾力攻城了。”

徐知诰不紧不慢漱了口,一面净手一面平静道:“北贼倾力攻城的时候何曾少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金陵有军民齐心,北贼能奈我何?”

眼下徐知诰不过四十多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近年来他有过得楚地八州的功绩,也有过失江淮与湖南的失败,都说真正让人成长的是阅历,徐知诰也没有停止过成长,莫说他才四十多岁,便是真正老了,也不会停止变得更强。

唐军围困金陵,吴国危如累卵,而徐知诰却显得愈发镇定从容,这让宋齐丘等人不得不敬佩万分。也正因此,他们这些徐知诰的心腹、亲信,才没有要背弃他的意思,否则,若是徐知诰先自乱了阵脚,亦或是性情大变喜怒无常,只怕众人早就失望,而作鸟兽散了。

眼下的宋齐丘相信,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哪怕只有千万分之一,徐知诰都能紧紧把握住,若是这回真能挡下大唐的围攻,日后唐军一旦退却,以徐知诰如今更加沉稳的性子、长远的眼界、缜密的思虑,来日吴国必能很快重振旗鼓。

宋齐丘心头暗道:若说丞相先前还只是具备人主之姿,如今却是具有雄主之态了。眼下,丞相差的不过是一个机会而已,只要还有这个机会,来日必能一飞冲天。

“随本相一道去城头看看。”徐知诰起身对宋齐丘道,“既然李从璟来了,北贼势必人心大振,金陵也不能示弱,让陛下再去城头走一遭……这回,让陛下换上铠甲。另外,传令下去,将相府护卫、青壮仆役全都遣上城头,只留百人护院,以证本相与金陵共存亡之决心!”

“丞相英明!”宋齐丘由衷拜道。

到了城头,徐知诰亲自为伤员包扎伤口,鼓励将士力战,碰到作战英勇的,取下随身玉佩予之,等徐知诰将自己的佩刀、玉佩甚至外衣都赏出去之后,杨溥的仪仗到了。

不同于去年走上城头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样,今日的杨溥身着铠甲,手持宝刀,显得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徐知诰只一眼看过去,就知道那不仅是因为衣袍衬托,更有杨溥心智的转变。

没等与徐知诰碰面,更谈不上被徐知诰胁迫,杨溥就主动慰问将士,赏赐器物,俨然一派明君作派,这让徐知诰心底颇有些惊愕。虽然不知杨溥缘何如此,但对这副场景徐知诰分外满意。

“陛下。”徐知诰向杨溥见礼。

杨溥主动搀着徐知诰双臂,将他扶起来,面色诚恳道:“丞相辛苦了,不必多礼。”

“为陛下尽忠,誓死守卫金陵,臣甘之如饴。”徐知诰道。

杨溥认真的点点头,而后拉着徐知诰的手大声对金陵军民道:“有丞相领卿等守城,朕很是放心,还望卿等齐心协力,不负朕之厚望!”

这话出口,徐知诰身后的宋齐丘等人面面相觑,都不知杨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言罢,顿了顿,杨溥又道:“北贼来犯,杀我子民,夺我城池,此仇不共戴天,朕岂有不与卿等同甘共苦之理?自即日起,朕一日一餐,北贼一日不退,朕一日不加餐,更不食肉!”

大手一挥,杨溥慨然道:“来人,将宫廷之物悉数赏于有功将士!”

话音落下,宦官宫女们鱼贯而出,皆手捧托盘,盘中盛放有各类金银器物,当中有紫袍玉带的,杨溥亲手交给徐知诰,“丞相劳苦功高,朕特此紫袍玉带,望丞相继续为国尽忠!”

徐知诰连忙下拜恩谢。

做完这些,杨溥又大声对金陵军民道:“如今守城之战,为国家首要之事,朕的宫廷禁卫、宦官、宫女们,断无苟且偷生之理,自今日起,悉数出宫协助守城!”

说罢,看向徐知诰,等他答应。

这下不仅宋齐丘、周宗等人,便是徐知诰,内心都震惊无比。

杨溥这是倾其所有,一定要玩命的态度啊!

徐知诰下拜辞谢,但杨溥却不似做戏,执意要求如此,“朕乃大吴皇帝,金陵若破,大吴若亡,朕何能幸免于难?今与尔等共赴时艰,虽九死而犹未悔,只求两不相负!”

最终,徐知诰“感动”得涕泗横流,伏地拜道:“大吴得陛下为陛下,实乃天赐之福!今有陛下与金陵共存亡,莫说北贼只有区区二十万兵马,便是有百万雄师,又何足惧也?!此战,我大吴必胜!”

“大吴必胜!”宋齐丘不失时机振臂高呼。

“大吴必胜!”周宗、林仁肇等人,紧接着振臂高呼。

“大吴必胜!”不时,城头与城内,十万军民齐齐大呼,声若潮水,良久不绝。

自古以来,君王能在强敌压境之际,而愿冒险走上城头鼓舞士气的,城池难破。

自古以来,君王能在强敌压境之际,而愿亲披铠甲、手持利刃表示与全城军民共生同死的,城池鲜有被破的。

自古以来,君王能倾其所有,将宫廷之物悉数赏赐于守城军民,并且将宦官、宫女都派出来协助戍卫城防的——虽然这些人未必能有甚么大的作用,但军民看到他们都累得脏兮兮的,哪还有不用命的道理——鲜有听闻。

而现在,杨溥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所有。

徐知诰“感动”的那番话,并非都是虚言。徐知诰不难想象,今日之后,金陵数十万百姓,将人人皆战士!大唐纵然兵甲鼎盛,纵然有强弓劲弩,纵然有二十万常胜之师,但在这种情况下要攻破金陵,难如登天。

送杨溥回宫的时候,徐知诰不无感慨道:“陛下今日所作所为,必定流芳百世,为后人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