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昨日烟云留不住,明朝双手织凤霞(二)(第3/3页)

因为寒冬无花,所以寒冬需要花,所以寒梅挑起了整个冬季。

这是一种有远见的花品。

安重诲想,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

只不过,这个道理,他之前没能悟到。早一步悟到这个道理的人,是那个年纪轻轻的秦王。

安重诲听说过李从璟早年的一些事迹。

当年他从军之初,便是庄宗亲卫,两年间,颇有战功,庄宗欲提拔重用,外放领兵,但李从璟并不愿离开庄宗身边,宁为一个小小队正。

现在看来,李从璟无论是治军、征战,还是处理事务,都深得庄宗衣钵。十年苦读,又宁愿两年只为一小卒,此等心性着实可怕。两年间,李从璟在庄宗那里学到真才实学,这才有日后建军、纵横天下之的本事啊!

安重诲接着想到:灭梁之初,李从璟携奇功而自请戍守苦寒边境,目的是什么?

恐怕无他,只两个字:练兵。

天下皆知燕赵之地,多豪杰勇武之士,这些可都是最好的兵种子。而且卢龙之地民风淳朴,却慷慨激烈,正合军队之气,加之与契丹多年鏖战,时时警备、练兵,怎会不练成一支天下至锐之师?

由此,李从璟方能助李嗣源继位大统,也由此,李从璟方能在此时大刀阔斧,革除时弊,而不惧藩镇反目!

太可怕!安重诲心中唯有这三字评价。

喟然一叹,安重诲心想,终究是不该与秦王为敌。

想到这里,安重诲自嘲一笑。明知秦王乃是人杰,应为来日天下共主,自己竟因一时权势得失,而与其作意气之争,何其愚笨也!

乱世就如寒冬,风霜好比世道险恶,自己好不容易拼得一身富贵,却不曾想一朝得势,为权势蒙蔽双眼,平白葬送了数十年心血。

罢了,如今万事皆休,何尝不是一种解脱,至少不用再日日勾心斗角、夜夜精心算计。好在李嗣源尚念旧恩,虽说现今没了权势,好歹性命无虞,往后安心做个富家翁,岂不安乐?

“要说老夫这一生,起于微末,凭己身智慧,蒙陛下知遇,历经艰难,终为一朝权臣。也曾如蝼蚁,也曾如鲲鹏,也曾如草芥,也曾如英雄,人生能得如此,已是无憾,而今解甲归田,褪去一世荣华,落得一身清闲自在,正合大道。”安重诲心道。

他凝视院中寒梅,此时眼中有了不同的景致。

世间有风情万种,无有能媲美宁静淡泊者。

唯宁静,不屈膝,唯淡泊,不谄媚,因能悠闲自在,故可笑看云潮。

风雪寒梅煮青酒,笑看天下与诸侯。

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