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新《中馈录》(三月初)(第2/3页)

“红枣,”王氏忍不住吐槽:“你都不知道村里多少人眼红你弟能去贵林私塾念书。当面说怪话的都有……”

正月十九,年刚过,田树林便带着两千本《中馈录》进京去了,彩画则带着刚满一岁的女儿等着跟二月的船进京。

二月二,龙抬头,县试开考,谢允青、谢允怡、谢允芳三人下场,二月二十,县试发榜,谢允青、谢允怡、谢允芳三人全部高中,其中谢允青更是名列榜首,成了县案首,谢允芳、谢允怡也都进了县前十。

捷报传来,老太爷、大老爷自是高兴,与了谢允青、谢允怡、谢允芳三人好一顿勉励,谢尚一旁含笑听着,没面显一丝后悔或者不豫。

红枣听说也颇为诧异,问午后回家的谢尚道:“大爷,什么时候县试变这么容易了?三房四房的三位兄长一下场就全考中了‘县前十’?”

谢尚听着好笑,一本正经地言道:“水到渠成没听说过吗?水平到了,自然就中了!”

红枣看谢尚说得轻描淡写,了无话语酸意,甚至还带了点幽默,便放了心,转口问道:“大爷,四房的允怡大哥是不是以后也会跟你们一起听老太爷讲书了?”

谢尚点点头:“是啊。”

红枣关心问道:“老太爷年岁大了,这么多人,能教得过来吗?”

谢尚道:“还好!太爷爷还是照着先前给我讲书的进度来。”

一句话红枣懂了,敢情老太爷眼里就谢尚一个正式学生,其他都是旁听生啊!

“老太爷倒是疼你!”红枣衷心言道。

谢尚嘚瑟:“那当然!”

“不过,”谢尚话锋一转道:“我却要跟太爷爷告几天假了!”

红枣:?

谢尚:“三月会试,我打算请太爷爷替我出一套会试题,我尝试着一个人在一间屋里做三天试试。”

“会试?”红枣惊了:“大爷,你还没考过县试呢!”

谢尚这步子,红枣心说:迈的可有点大啊!

“县试不急,”谢尚不甚在意道:“只这三月的天和八月的天一年只得一次,我一年才能模拟一回。”

原来还考虑天气因素啊!红枣无话可说。

为了不让老太爷担心,谢尚准备把考号小黑屋就设在自己在五福院的外书房,以便老太爷可以随时巡看——根本上谢尚就是把老太爷当主考官了!

在谢尚让显荣找人改建书房院子的耳房为贡院考号时,天香院又传来喜信——谢允青的媳妇姜氏生了,生了一个儿子。

这是老太爷的第一个玄孙、大老爷的第一个曾孙,两个老人闻信自是喜欢异常,都送了许多东西给姜氏养身。

姜氏的婆婆葛氏也瞬间抖了起来,当着老太爷的面跟红枣提要求道:“大奶奶,咱们家这么大的喜事,是不是该摆回流水席?”

红枣轻笑道:“三婶,我看了往年的老例。咱们家只大老爷和我们老爷中举和中进士时才摆了流水席,再就是迎娶宗妇也摆了流水席。”

“咱们家从没有为孩子洗三、满月、百日、周岁摆流水席的例——似我们大爷当年摆流水席,散流水喜蛋,都是我们老爷、太太自己掏的私房。”

“三婶若是愿意跟我们老爷太太一样走私账的话,原不必来问我。”

“论私,我是三婶的侄儿媳妇,但凡婶子为我侄儿办席人手不够,我必是要帮着搭把手的。”

“若是论公,嗯,也不能说完全不能。现老太爷、大老爷、大太太和我们太太都在呢,行不行,且听他们怎么说?”

她是生不出玄长孙了,红枣想:但想凭着一个尺长的孩子就爬到她头顶上指手画脚那也是做梦!

先她婆,一个土著,没生曾长孙都一样撑住了门户,她红枣两世为人还能掉链子?

红枣从不打无准备的战。早在去年中听说姜氏有孕,红枣就找谢又春查了往年旧例——今儿果然就用上了!

葛氏没想红枣竟然有备而来,,三言两语地拒了她不算甚至还当众嘲讽她没资格跟她开口,当即气得脸色紫胀,再说不出话来。

被点名的老太爷没出声。他拍拍身边谢尚的手,以作安抚。

老太爷觉得鲁氏不是一般的蠢,蠢到竟然拿尚儿媳妇当软柿子捏。

对这种人说啥都是白搭,老太爷人老成精,才不讨这种没趣。

大老爷抱着谢奕也没出声。大老爷想起谢奕都六岁了,他还没给他做过生日呢!

今年,谢大老爷暗想:他必是要给奕儿好好过回生日。

大太太吕氏老太爷、大老爷都没开口的意思,只得硬着头皮圆场道:“这小孩子才落地,合该是消灾祈福的时候。子平媳妇,我这儿出二百两,你拿去城隍庙替他摆个坛念两台《地藏经》消灾免难。”

谢子平闻言实在心塞——一个曾长孙,搁他娘眼里才值二百两?

鲁氏不用说,更气了。

云氏见状自是差点笑岔了气。

多少年了,云氏心说:她继婆婆还是这一身的小家子气。

而似四房五房的李氏、赵氏见了也无不趁愿,心说:该!让你鲁氏得意忘形!现可算是自打脸了!

看老太爷、大老太爷从刚刚地笑逐颜开到现在的垂眼入定,恍若未闻,谢允青心叹一口气,觉得他娘不是一般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好好的气氛,全教他娘一句话给搅散了。

而他奶的话更是让形势雪上加霜,急转直下——他奶再一次给他太爷爷和爷爷提醒了他们这一房人的出生,有效地降低了他太爷爷和爷爷对他长子未来的期待。

谢允青简直要给他娘和他奶两个人给气死了。

所以,谢允青愤愤地想:不怪这些年他奶身为正房太太都当不了家,做不了主,而他娘也拢不住他爹的心——她们为人说话处事的水平真的是差他大伯母和尚儿媳妇太远了!

近三年得老太爷的言传身教,谢允青的眼光见识着实增长了不少。

起码现谢允青已经知道老太爷和他爷偏心他大伯一房人不是全因为嫡长,而是他们的为人处事确是较他们都强。

别的不说,只这回谢尚在看到自身不足后能坚持先补漏不下场,把风头让给他们,就叫他服气——无论基础还是文采,谢尚原本都强他们太多。

虽说文无第二,但当差距大到一定程度,还若只一味的不服,那便就不是自尊自信,而是自寻其辱了。

谢允青也想似谢尚准备充足了再下场,奈何形势不由人——谢尚是不屑跟他争,但其他的兄弟却无不想跟他争,然后替了他上位。

三月三,谢尚进小黑屋的那天,红枣收到了张乙和田树林联名写来的京中《中馈录》售罄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