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储位之争(第5/11页)

“公子素来就有老爷的风范!”

“公子的谋略才华不逊于杜公!”

……

这些话听多了,杜荷便有种“空有一腔抱负得不到发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得志。

然而,侯君集在说服杜荷,参与到他们的谋反计划中来后,心情却并不轻松。反而越来越忐忑不安,不管身在何处,都要四下察看,稍有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以为有人要来抓他。

也难怪,在唐太宗身边那么久了,唐太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太清楚了。

唐太宗太有心计,也太会利用人了,不管是太原起兵还是玄武门之变,哪个角落里没有他的人?谁知道太子李承乾的身边,甚至自己的身边有没有唐太宗的人?

侯君集一下子成了惊弓之鸟。虽然一直以来,他恃功自傲,但他也知道,依他们几个人的能力,想要谋反成功简直比登天都难,除非有奇迹发生。而一旦谋反不成功,自己可就真的没命了。

“唉!”侯君集从杜府出来后,一回到家里便长吁短叹,他有些后悔了,可此时退出,想必太子李承乾他们也不会放过自己。

接连几天,侯君集都在做噩梦。不是梦到唐太宗搭弓射箭向自己射来;就是唐太宗高高坐在朝堂上,冷笑着看他;要么就是自己和家人正走在空无人烟的荒郊野外……

这天晚上,侯君集再次梦到唐太宗手持利剑,一步步走近他,而他却连跑都挪不开脚步时,大叫一声,醒了。

侯君集坐在床上,满头满脸都是汗,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老爷!你怎么啦?又做噩梦了?”躺在身边的夫人被他的大叫声惊醒,也坐了起来,紧张地看着他。

侯君集没说话,只是不停地用拳头擂额头,他觉得自己的头都快要炸了。

侯夫人一脸担心,看着他问:“老爷,你是朝中重臣,每日这么做噩梦,该不是朝廷发生什么大事了吧?”

侯君集摇摇头,长叹一声说:“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啊!”

“什么身不由己?什么意思?”侯夫人惊恐起来,“老爷,您该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朝廷的事了吧?”

侯君集看了夫人一眼,没说话。

“老爷……老爷!真的吗?您是真做了对不起朝廷,对不起陛下的事了吗?如果是,那您可要赶快去陛下那里领罪啊!您是朝中重臣,即便做了什么事,陛下也会饶了您的,现在领罪还来得及,也能保全自己。”侯夫人抓着他的胳膊,不停摇着,紧张道。

“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侯君集冲夫人一瞪眼说,“你都胡说什么?谁说我做了对不起朝廷的事了?不想让我死,你就别在外面乱说!”

侯夫人还是将信将疑,一脸疑惑地看着他,但嘴里却说:“那就好!那就好!千万莫做对不起朝廷和陛下的事,千万莫做……”

侯夫人的话,让侯君集越发不安了。之后的好几次,他都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去东宫(商议谋反之事),但架不住太子李承乾的几次催促,还是去了。

“赌一把吧!”侯君集想,说不定还真能赢呢。想当初,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不也没有决胜的把握吗?

侯君集去后才发现,东宫里已经聚齐了李承乾、李元昌、杜荷、驾兰楚石、纥干承基(太子李承乾的卫士,曾被李承乾派去杀魏王李泰,没有得逞)等人,只等他了。

“天象发生变化时,我们就行动。到时候殿下只要突然称病,说自己生命垂危,陛下一定会来探视的,到了那时,我们隐藏在东宫……”杜荷没有说下去,但大家已经明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杜荷冷笑一声,一握拳头,眼露杀机道:“只要瞅准机会下手,我们的计划一定会成功的!”

杜荷的这个计划,已经不是逼宫了,而是杀皇上。从这点上来说,杜荷绝对比他父亲杜如晦狠多了。

“弑父……”李承乾喃喃了一句,心里一痛。毕竟那是他的父皇啊。

“不是说逼宫吗?怎么变成弑帝了?”侯君集也大为吃惊,虽然他知道,逼宫不成必定要“弑帝”,可此时说出来时,还是让他心有余悸,唐太宗可是他一直以来都忠诚追随的人啊。

“既然决定谋反,就不能有‘妇人之仁’。”杜荷说,“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陛下,逼他退位,谁有把握?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把他……杀了!”

毕竟是要杀皇上,杜荷说到最后的时候,也有些心虚,声音小了很多。

杜荷的话不错,以唐太宗的智谋和战斗力,只有趁他不备时将他杀了,还能怎么做呢?几个人都不再说话,场面安静下来,全都看着李承乾,等他拍板做最后的决定。

“殿下!不能再犹豫了!”杜荷催促道,“无毒不丈夫!想成大事就要不拘小节!”

李承乾好半天才叹口气说:“都怪父皇太偏心……”

不用再说下去了,大家知道,他同意了。

“好!既然太子殿下答应了,那我们就各自去做准备,一旦我从司天监那里听说天有异象,我们就行动!”杜荷最后说,俨然他才是这场政变的主角。

第一百一十一节 李佑谋反

(5)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的二月,就在太子李承乾等待合适时机发生政变时,有一个人提前动手了,这个人就是李承乾同父异母的弟弟,唐太宗的第五个儿子,与阴妃所生之子——齐王李佑。

李佑是在他的封地齐州(今山东历城)起兵的。

李佑的谋反,追根究底与他的母亲和舅舅,或者说与她母亲的娘家不无关系。因为,李家与李佑的母亲——阴氏的娘家阴家是有世仇的。这世仇结于李渊和李世民在太原起兵时。

阴氏是隋朝将军阴世师的女儿,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谋反时,作为镇压李渊的将军阴世师不仅杀了李渊最小的儿子李智云,而且还令人掘了李家的祖坟,推翻了李家的祖庙。杀子掘祖坟毁神庙,这是天大的仇啊。李渊将阴世师恨得咬牙切齿,攻入长安后,阴世师成了俘虏,第一个被李渊送上了断头台。随后,阴家也被抄没,所幸阴氏和尚且年幼的弟弟阴弘智因在外地,没有被杀,抓回来后没入宫中为奴。

或许是自家悲惨的遭遇,让阴氏自父亲被斩,家被抄后便没有了笑容。她的心里只有恨,只有对李家的恨。在宫里,只要有机会见到弟弟阴弘智,她便给他讲阴家和李家的恩怨,并恨自己不是男儿,无法为阴家死去的人报仇。

阴氏一定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唐太宗立为妃子,如果知道有这么一天,她一定不会给弟弟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仇恨的种子的,因为正是她种下的这颗仇恨的种子,才让阴弘智随着年龄的长大,心里那颗仇恨的种子发了芽,长成了参天大树。最终,阴弘智内心的复仇种子又洒在了外甥李佑的心里,并直接导致李佑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