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玄武门事变前奏(第5/10页)

“真没想到会是这样,太让人失望了!舅舅,你说他们会不会是看到大郎的势力越来越大,才不愿意助我的吧!”李世民说。

高士廉摇了摇头说:“不像是这样。这二位既有文武才略,也很清高,他们一向追求的是忠义忠君,忠于国家,所以才不愿意陷入皇室的纷争中去。”

李世民的心里好受了一些,点头道:“确实如此。我最后想,我有恩于他们,他们都不愿意跟随我,想必大郎也是收买不了他们的。”

高士廉说:“是呀,这两个人,想必谁都收买不了,一根筋!只忠君!”

李世民苦笑一声,怅然若失,心想,以后若能成事,这二人虽可重用,却也是不能当心腹的……

第七十六节 秦王府:闭门谋划

(6)

离李世民给各位分配任务过去两天了,李世民再次召集高士廉、长孙无忌、侯君集和尉迟恭碰头,谈各自的情况。

李世民虽然拉拢李靖和李勣失败,但其他人却给他带来了好消息。侯君集说,他召集府兵头目聚过了,他们说,他们早就在等这一天了,还说这段时间以来,大家过得都很窝囊,也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好好战一场呢,积极性都很高。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也已经悄悄约见过常何了,出乎意料的顺利。尉迟恭还说,他和常何一见如故,没说上几句便结拜了兄弟,常何更爽快地答应愿意为秦王效力。

不过,怎么效力法,别说常何不知道,就连尉迟恭和长孙无忌也不知道。

“我们就让他等消息!”尉迟恭高兴地说完,又疑惑不解道,“殿下,微臣只是不解,这常何虽然很对微臣脾气,也是条汉子,可论本事吧,太一般了,不知殿下特意让微臣和长孙先生找他是……”

尉迟恭还没说完呢,刚刚还疑惑的长孙无忌突然好像全明白了,插话道:“二郎,莫非你是看中了他掌管的玄武门了?”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

“千万别小看了他,虽然他的本事一般,可他所处的位置不一般!”

尉迟恭没听明白他们说什么,云里雾里的。他看看长孙无忌,又看看李世民,喃喃道:“看中玄武门?那块门有什么可稀罕的?”

“原来,你是想打玄武门的主意啊!”长孙无忌没搭理尉迟恭的嘟哝,提出了新的疑问,“只是,二郎,我们又要怎么借用玄武门为我们出力呢?”

“我在想,我们兵力有限,如果硬打的话,肯定不会成功,所以我们必须想一个办法,一个既能擒拿大郎和四郎,也能……也能控制父皇的办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胜算可言。鉴于玄武门所处的位置,我在考虑,能否一用!”李世民说的时候,不时有痛苦从眼神中一闪而过。

长孙无忌默默点了点头,侯君集似乎也听出些什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只有尉迟恭还是不明所以。

“父皇手握兵权,不得不这么做啊!”李世民见高士廉一直没说话,冲他解释了一句。

“太好了!二郎,你这想法不错!”高士廉高兴地说,“弄好了,是可以以小博大的!常何,我们都觉得他是个无足轻重的人,想必太子更是如此,不会放在眼里。何况在太子眼里,常何是自己人,因此,对常何这里不会有防备。更主要的是,位置很好,选一个太子和齐王都不防备的地方下手,最易成功!”

“更主要的是,离武德殿也不远,便于控制!”长孙无忌说,“还有,那嘉猷门的将领安元寿也是我们的人,我们要不要和他也提前打声招呼?”

李世民一拍额头,频频点头。

“对!对!要打声招呼,别忘了打招呼,怎么把安元寿这里忘了?”

嘉猷门是太极宫的西门之一,位于西面宫墙偏北处,它西与掖庭宫相通,且与玄武门距离很近,两门之间互相配合的话,会少很多麻烦。

说到安元寿的时候,李世民突然又想起了和安元寿走得较近的,负责掌管玄武门禁军的云麾将军敬君弘和中郎将吕世衡,于是便对长孙无忌说:“无忌兄!你让安元寿和敬君弘、吕世衡也打声招呼吧!”

长孙无忌答应一声,说他晚上就去。

李世民那紧绷的神经这才放松下来。尉迟恭和侯君集对他们所说的那几个看门人很是不屑,小声嘀咕着什么。

“你们在小声嘀咕什么?大点儿声说!”李世民说。

侯君集忙说没说什么,没什么,低下了头。尉迟恭却不管,发着牢骚说:“殿下,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找这些小卒干什么?浪费时间,现在应该马上召集队伍,冲进东宫、齐王府,然后把……”

“然后把什么?然后把皇上的十二军引来?”长孙无忌瞪了他一眼说,“尉迟将军啊,尉迟将军,你就知道蛮干!咱们人少,人家人多,要智取,不能蛮干,硬碰硬对我们没好处!”

“比部郎中说得是,只是……只是这些人能干什么?一群守门的……”侯君集小声道,“还不如让秦将军(秦叔宝)、程将军(程咬金)、段将军(段志玄)他们回来呢!”

“就是!他们要人没多少人,要本事没多大本事!”尉迟恭大声说,“叔宝兄和知节兄,还有……”

李世民伸手在尉迟恭的肩上拍了一下,让他不要说了。然后问他和侯君集:“你们俩懂下棋吗?”

两个人一个点头,一个摇头。

“如果懂下棋,就知道小卒也能拱死老帅这个道理!”李世民说完,稍停又说,“别看他们都是不入流的小人物,关键时候,是会起大作用的!”

侯君集和尉迟恭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可对李世民如何让他们这些小人物起大作用,还是不明白。对他们来说,这些弯弯绕绕他们不懂,也不想懂,他们只想知道,什么时候动手。

“什么小卒拱死大帅,我不懂!”尉迟恭说,“殿下,我只想知道,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不要急!等待时机!”李世民说。

尉迟恭一听又急了,面红耳赤道:“这都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了,殿下你还在犹豫?即便殿下你不怕死,又将江山社稷放到什么位置了?”

李世民没想到他还会说“千钧一发”,会说“江山社稷”这样的话,想笑,但却忍住了。

“别急!再等等!再看看!”

尉迟恭更急了:“还等什么啊,还看什么呀!殿下不怕死,我尉黑子可还怕死着呢,殿下再不动手,我尉黑子可就要跑了,我跑到山上,我落草为寇!”

尉迟恭这话只是凭一时之气,可长孙无忌马上接过话头说:“尉迟将军这句话不错,二郎你若再不动手,再犹豫来犹豫去的,我也要走了,我和尉迟将军一起走,还带着我的妹妹(秦王妃)和外甥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