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杨文干事件(第5/16页)

其实,这件事最开始还是杜淹的叔父,那个让李世民和杜如晦等人都不齿的杜淹提出的。

原来,自杜淹来到秦王府后才发现,自己的日子并不好过,秦王不重用他,秦王府的其他人对他也是敬而远之。好在杜淹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在人才济济的秦王府,自己确实不管是文才还是武略,都很一般,不被重用很正常,并不觉得有多冤。当然,对于这种现状,他还是想改变的,怎么改变呢?那就是做一些让秦王以及秦王府的人都刮目相看的事。

也就在他想做令人刮目相看之事时,有一天,他去外面的酒馆喝酒,碰到了东宫的韦挺和史万宝。

“哟?这不是天策府的兵曹参军吗?怎么到这里来了?”韦挺一见杜淹便挖苦道。

他还在为杜淹去了秦王府,没有去东宫而不满。

“韦兄,你这就不知道了,此一时,彼一时啊。如今的秦王府,怎能和以前的秦王府相比?这杜兄是什么人?鼻子比狗都灵,这不……”史万宝拼命一吸鼻子,“就闻到这儿来了,为什么来?还不是你韦兄的气味遍布长安,他闻着闻着就来摇尾乞怜了。”

众人一听,哄堂大笑。

杜淹识时务,知道韦挺是太子的大红人,也知道史万宝的本事,更知道如今东宫的风头妥妥地压着秦王府,所以很识趣地赔着笑,打着哈哈,借故想离开。谁料韦挺并不放过这个戏弄杜淹的机会,硬拉着他,不让他走。

“走什么?这进了秦王府,做了兵曹参军,连和我韦挺坐着喝杯酒都不愿意了?”韦挺这话一说,身边两个人便将杜淹抓住,按在了椅子上。

“韦兄、史兄,恕小弟刚才失礼,小弟近来身体有恙!”杜淹笑得像条哈巴狗,殷勤道,“不能喝酒,不过,有韦兄和史兄在,小弟舍命也陪,舍命也陪!”

“陪?陪什么?陪我们?陪我们干什么?喝酒?韦兄,他说要陪你喝酒,你要吗?”史万宝夸张地大笑,“我可不要,要陪酒,也要小娘子来陪。如果真想陪,也行!穿上小娘子衣服来陪。”

“哈哈哈哈……怎么着?杜兄,陪不陪?”韦挺笑得更放肆了,竟然开始撕扯杜淹的衣服。

杜淹的脸涨得通红,恨不得掐死他们。

当然,最后杜淹并没有陪酒,而是给他们倒酒,服侍他们。那韦挺和史万宝把杜淹戏弄够了,叫来两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一人拥着一个,一边喝酒,一边闲聊,把杜淹撂到了一边,就像他根本不存在似的。

杜淹是在想办法溜走的时候,听到他们说起杨文干的,他们说起了杨文干在庆州训练乡勇的事。

杜淹突然心生一计,不走了,安安心心地在那里听了起来。在听到押送铠甲和兵器的是东宫郎将尔朱焕和校尉桥公山时,杜淹心里一喜。郎将尔朱焕,杜淹是认识的,且还有恩于他。

从酒馆出来后,经冷风一吹,杜淹去侄子杜如晦那里的想法便没有了,觉得还是想好了再说,免得又受杜如晦的白眼。

自此,杜淹便将杨文干放在了心上,细细打听起他来。为什么打听?是他想知道杨文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像他侄子杜如晦一样能谋善断,那还是趁早算了。结果一打听,越打听越高兴。

他打听到,杨文干虽是文人却更似武夫,不仅性格浮躁、轻佻,且狂妄自大。之所以受太子信任,则是他为人仗义忠诚,也就是说,杨文干就是个类似程咬金的莽汉。

杨文干和陇西公府祭酒韦挺是旧相识,韦挺又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因而,韦挺在东宫给杨文干找个职位很简单。可太子李建成在见了杨文干后,有了其他的想法。他觉得杨文干的脾气性格并不适合待在宫里,倒更适合去宫外带兵。如果能让杨文干在某个地方担任某个职位,并悄悄为他练兵,岂不美哉?

李建成这么想了后,先安排杨文干在东宫做了宿后,观察他对自己的忠诚度,发现杨文干既忠诚又没花花肠子,便想向父皇推荐杨文干,可又怕引起父皇的怀疑。于是便让中允王珪和韦挺一起向父皇身边的大红人,中书令封德彝举荐。这封德彝是个多面人,既讨好秦王,又讨好太子,更讨好皇上。也就是说,他有本事让任何人都觉得他是忠于自己的。

封德彝见太子的两位心腹向自己举荐杨文干,也便爽快地答应了。

皇上信任他,见他举荐,也便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并授杨文干庆州都督之职。

太子李建成给杨文干布置特殊任务,是在杨文干被授了庆州都督之职,临去庆州任职前。

太子李建成笼络人心的方式就是实打实地赠珍宝。那天,他特意召杨文干进殿,与王珪、韦挺等人把酒言欢,聊得很是投机。最后,他令人送来一些宫中宝贝当场赠予杨文干,称要和他做“布衣之交”。

杨文干是个性情中人,见堂堂太子要和他做“布衣之交”,还赠他珍宝,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当即表示一生都会忠于太子,为太子生,为太子死。

“太子殿下,微臣从现在开始,生是太子的人,死是太子的鬼!”杨文干含着热泪说(连这样的表忠心之言,都很像程咬金对李世民说的)。

杨文干表完忠心后,李建成觉得时机到了,对王珪递了个眼色,王珪也就把太子想让他在庆州训练乡勇的事说了。杨文干当场把胸脯拍得咣咣直响,表示自己绝不辜负太子的信任。

就这样,杨文干带着太子的使命去了庆州,开始招募乡勇,并对其加以训练。需要铠甲兵器时,杨文干就向李建成求援。李建成在接到杨文干的求援信后,也会即刻派人送去,而每次押送铠甲兵器的就是尔朱焕、桥公山二人。

(5)

杜淹把他了解的杨文干的事,全都说给了侄子杜如晦,说的时候,难免还要添油加醋。他说杨文干在庆州训练乡勇时,曾口出狂言,说要誓死守卫太子殿下,誓死和那些同太子殿下作对的人为敌,等等。

“太子招募那么多长林军分散在长安各地,又有李艺兵马的支持,还让杨文干训练乡勇,这太反常了!秦王殿下这里……”杜淹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着杜如晦。杜如晦是个多么聪明的人,根本不需要他再多说什么。

“好了!知道了,你下去吧!”杜如晦,不动声色地说。

杜淹看着杜如晦,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事?”杜如晦瞟了一眼叔叔,又问。

“如若秦王殿下需要我做什么,我绝不辜负秦王殿下的信任!”杜淹又说。

“什么意思?”杜如晦再次瞟了一眼叔叔。

“那给杨文干送铠甲和兵器的尔朱焕、桥公山,我很熟的,那尔朱焕还欠我人情呢,见了我,都恩人恩人地叫!”杜淹说着,言语里有夸张,眼神里有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