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南下欲摧城(第2/2页)

宋在辽国灭亡过程中的背盟行为,激怒了大金君臣。此前金太祖和太宗从总体上都还能遵守“海上之盟”,压制住了大臣要求惩罚宋的冲动。而在灭辽后,大金再无后顾之忧,对宋在两国关系上的种种不智行为,就再也不能容忍了。

金著名将领宗翰(粘罕)、宗望等一批激进派,都力主惩罚一下不知深浅的大宋。金太宗也感到:要是不打,宋是根本不能老老实实维持和平的。

这年十月,金太宗下诏伐宋,拉开了对宋战争的序幕。其中以粘罕等为西路军,南下太原,进取洛阳,截断徽宗西逃入蜀之路。

以挞懒、宗望等为东路军,攻克燕京。而后,两路急奔汴京合围,要生擒宋徽宗这个超级大艺术家。歌舞升平了百多年的大宋国土,即将第一次被北方武士的铁蹄践踏!

金军在开战前曾经频繁调动、集结军队,引起大宋方面少数边官的警觉,以银牌急报于朝廷。但是,朝政的主持者正忙于祭天地大典,竟然没有将情况报告徽宗。直到战争即将爆发的种种迹象连傻瓜都能看出来了,身在前方的童贯这才慌了手脚,派人去和大金交涉。

这时候去交涉还顶甚用?宋要求金归还燕云尚未归还的部分,金则提出让宋再割让河北大部土地,根本合不上辙。宋谈判使者马扩表示,一旦开战,宋军将奋起反击。

——可笑!大金还怕这无用的豪言壮语吗?金谈判使者嗤笑说:若是怕你们,我们就不来了,如果你们能把河东、河北让出来,两国以大河为界,宋也许还能保全!

海上之盟、尤其是宋单方面背盟的恶果,到这时尽显无遗。招惹了人家,又打不过人家;原来还可以引为战略伙伴的辽,也让自己亲手参与灭掉了。这时候,就是天王老子再生,也是没咒可念了!

坐镇太原的童贯总算认清了形势,但除了忧虑,一筹莫展。想想金军铁骑的厉害,太原一天也不能多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

太原知府张孝纯不想让他走,便质问道:“金人背盟,太师应全力抵抗,假如离去,人心必摇!”

哪想到童贯的脸皮是比城墙还要厚的,他居然答道:“我不过受命宣抚,并非守土!”

张孝纯不禁叹息道:“童太师一生何其威风,怎么事到临头竟然怕成这样,抱头鼠窜,有何面目去见天子?”

童贯不听,一心想走。他是大宋西北军务最高统帅。他一开溜,大宋军队无人指挥,人心混乱。此时的宋军,不过是一群尚未逃散的鸟兽罢了。

金将领宗望此时也遣使到开封,向宋施加压力。宋大臣李邦彦等人平时就没主意,现在就更是吓得面如土色,小心翼翼地问金使:如何才肯罢兵?

金使傲慢异常,硬梆梆地甩下一句话:“不过割地称臣耳!”想出“海上之盟”馊主意的大宋君臣,此时被自己制造的苦果噎得喘不过气来,只得派出使者前往金廷求和。

贪小便宜吃大亏,这买卖做得太不合算。大宋君臣都预感到前景不妙——但不去讲和,又能如何?

当然,自从金军侵入宋境,这场战争就变成一场非正义战争。大宋此前的举动就是再愚蠢,也不过是破坏了“国际关系”准则,这是可以通过外交途径予以解决的。金依仗武力,对宋提出骇人听闻的领土要求,悍然点燃战火,涂炭生灵,那么无论其出兵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应受谴责的。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不管以前大宋君臣是何等低能少智,但他们此后所组织的任何抵抗,就都应视为保卫疆土的正义战争。

对于这一点,我们后人不能因历史疆域的变迁,就对以往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抹杀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界限,否定宋朝抗金名臣和名将的民族英雄地位。

大宋宣和末年,北方铁蹄铮铮,南方山河震悚。

人间顿成烽火地狱。

金东路军进入宋境后,几乎兵不血刃就接连拿下檀、蓟二州,进抵燕山府。燕京守将蔡靖命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率军迎敌。宋军稍作抵抗,就不败自退。郭药师本来就恨大宋待辽降将凉薄,此时索性反了,捆了主帅蔡靖与一干宋文武官员,降了金军。

燕京守军没了领导,一哄而散。燕山府所辖州县也尽入敌手。郭药师降了金以后,恨犹不已,向金将领献计说,宋军精锐都在太原防守,河北空虚,不如趁势南下。于是自为向导,引领金军直扑开封!

西路金军此时也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太原城下。知府张孝纯最初倒还忠勇,传檄附近各郡援救,但应者寥寥。宋军本无斗志,又缺少高明的战场总指挥,在交城一战,不慎被金军劫了营,损失十之七八。

——雄关危殆,河山袒露,哪里还能有大宋的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