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南京城下(第6/6页)

“敌人只注意着雨花台,没有发觉我们。给我们补充一些弹药,我们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雨花台要是给敌人拿去了,那可就完啦!”运输队长是个很勇敢的军人。

“你们等一等,我去请示一下总督。”守门军官飞马奔往总督府。

两江总督早已不理政务,布政使祁宿藻在那里主持工作。

“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好男儿!”祁宿藻准备立即派人往聚宝门搬运弹药、步枪。陆建瀛回南京后一直关在房间里不露面,这时却气势汹汹地推开门扇走了出来。他虽完全放弃了政务,但总督府的官吏仍跟往常一样,书面或口头向他报告重要的事,只是总督不表任何态度。唯独这一次,他却做出了反应。

“你们都是睁眼瞎吗?来到聚宝门的是敌人!那是圈套,绝不能上当!向他们开炮!”在官僚制度下面,总督的这道命令是要绝对服从的。

“向聚宝门守门部队传达我的命令!”总督又叮嘱了一句。

“可悲呀!”祁宿藻发出哀叹。那声音就好像从肺腑里挤压出来的,接着他感到血从喉管里要往外倒流。命令不能不传达。如不传达,对有关的人就要按违抗命令罪惩罚。传达下去的命令就必须要执行,不执行命令的人要受到严惩。清朝体制在某些方面已支离破碎,但另一方面,它还严整地存在着这种慑服于严惩法制官僚主义的秩序。聚宝门的守将明知是自己人也不能不开炮。运粮队长和守门军官是多年老友,明知不是敌人,但命令必须执行。

“向远处开炮!只打三发!不准打中运输队!”这样的命令就是守门军官最大的抵抗。

运输队的勇士们也为这出乎意料的炮声而四散逃跑。城内这三发炮弹声刚一停息,太平军就开始从雨花台向城里开炮了。当然不只是三发,炮声隆隆不绝。

炮声在祁宿藻的意识中越来越远,越来越弱,他终于气死了。据说,他紧攥拳头敲打着桌子,四周溅满了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