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黄仁宇回忆录《黄河·青山》读后(第3/3页)

黄仁宇

黄仁宇像一个顽强的士兵,坚守自己的阵地。1975年似乎是一个分界线,此前他8次申请科研基金,批准了6次;此后申请了7次,却一次也没成功。《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两次获得历史类好书提名,却始终未能获奖。他失去了教授的职位,仅靠短期的工作维持艰难的生计。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不妥协的学术立场。他悲愤地写道:“我的同行愿意听听我曾遭遇的麻烦吗?没有人有兴趣。理由很明显:他们希望维持从文献着手的惯例。他们想制造出附加注释的翻译,以符合论文的规格。只有符合传统的学术形式,才能申请到充分的经费。”

对学术圈的绝望反而使他获得了自由。他可以不看别人脸色写作,尽情抒发他的观点。真正有价值的著作是不会被埋没的,他的祖国接受了他。1979年《万历十五年》首次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的大历史观对传统的历史研究造成了冲击,给学术界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影响了不少青年学者。虽然我未必都赞同他的分析和结论,但他的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无疑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黄的命运应验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黄仁宇的研究在美国,而他的读者在中国。学术著作的成名有两种方式:一是刚出版时便被圈内友好和媒体宣传炒作,然而读者翻翻后,便摇头放下,不久即销声匿迹;另一种是开始并不知名,为读者喜爱后逐渐传播开来,经过长时间的考验确定了地位。黄的著作属于后者。从《万历十五年》首版到现在《黄河·青山》的热销,经历了整整20年。当他获得了众多读者的认可、获得了应有的学术地位时,本人已溘然长逝,看不到自己的成就和声誉了。黄把自己的这部回忆录称为“只不过是历史学家的反省”,我们读后直接的印象是:它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是从个人角度体现社会沧桑的历史。历史学家在研究往事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