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精彩地活下去(第5/10页)

桂南山峦起伏,地形险恶,加上天气不好,雨水泥泞,日军疲于奔命,外围警戒渐渐地就松了下来。

1944年11月4日晨,第3师团前卫部队刚刚打完一场仗,官兵们饥肠辘辘,急匆匆地开始点火做饭。

杨森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指挥总部野炮兵,以炊烟为目标进行猛烈射击。

野炮是荔浦整补时配给杨集团的重武器,清一色的美制100毫米榴弹炮,先前驻桂平的第二十三军早就已经尝过这种舶来品的滋味,对于第3师团来说却还是第一次。

日军做饭的地方乃空旷所在,炮弹来了,躲没处躲,藏也没法藏,那个狼狈,恨不得赶快找个人把自己给托付了才好。

做饭吃饭本来是个让人心情愉快的事,这个时候挨炸,那感觉如同生吞了十只活苍蝇。日军气急败坏,饭也不吃了,扔下碗筷,便继续进兵。

那天早晨也怪,突然起了大雾,周围看不清楚,只能瞎摸,加上心里窝着火,日军只顾往前乱闯乱撞,其中的中井大队不知不觉,竟然闯入了杨集团的纵深阵地。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杨森指挥各部将中井大队夹在中间,便是结结实实一顿胖揍。中井大队连个小暗示、小眼神都没得到,就糊里糊涂地遭了殃,大队长中井郡次郎大尉也死于混战之中。

得知中井大队陷入重围,第3师团急忙整军压上,直到下午雾散之后,中井大队才被捞了出来。

在第十一军发起攻势之前,横山勇及其幕僚曾有心理准备,认为纵然能攻取桂林,仗也会打得如衡阳之战那么艰苦。

在地方军中,桂军以军事训练认真和作战顽强而闻名,抗战中,日军凡是与广西部队作战,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同时桂林又是桂军的大本营,所以横山勇预料桂军一定会誓死守卫桂林。

衡阳一战,第十一军开始投入兵力不足,导致战斗旷日持久,被横山勇引为教训,此次他除以第3师团扫清外围外,在桂林一共投入了5个步兵师团。

几天之后,通过战报及其他情报,横山勇发现事实与他最初的想象有着相当大的出入。

桂林守军原为桂军第三十一军,这是一支相对完整,战斗力也较强的部队,但白崇禧在对守城失去信心的情况下,以依城野战为由,把其中的两个师从桂林城内给调了出去。

如果真的是“依城野战”也好,实际并非如此。小诸葛远不像日本军人那么一根肠子,和桂平反攻前一样,他这么做,不过是要保存实力,那两个师早就随着夏集团撤到桂林南面去了。

至于临时扩编的“两师两纵队”,亦是白崇禧为扩充桂军而想出的歪点子,然而尚未组织出来,整个会战就结束了,他从蒋介石那里要来的武器也大部为日军所有。

白崇禧一生自以为聪明,然而他掉坑也全是掉在聪明这两个字上,须知,这个世上的聪明还有大小之分呢。

当然,面子上桂林还是要守一守,可是连横山勇也看出,区区两师,又无外围策应,即便有桂林的石山作为依傍,也“无需特别重视”。

第十一军的参谋们都认为:“桂林已无多大问题,敌情微不足道。”

紧随而来的情报是,一直驻在柳州外围的第四战区主力不知所向,柳州几乎已是一座空城,如能趁机奔袭柳州,将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由于第十一军和第二十三军通讯长期中断,横山勇并不知道第四战区主力集中在桂平一带,他只觉得这个便宜不捞的话,自己得后悔一辈子。

问题是冈村已经定调,柳州这口食可是第二十三军的。

参谋们早就为之愤愤不平:都是从小穿开裆裤长大的,打个仗难道还有亲儿子干儿子之分?这心都偏到胳肢窝里去了。

第十一军的一班中小参谋合议之后,集体向一二把手“进谏”。

参谋长中山少将嗫嚅着说:“现在方面军的命令是不管柳州,径直向柳州西北挺进,与第二十三军共同围歼支那军队……”

下面的参谋们异口同声:“柳州西北道路崎岖难行,且第3师团已攻下平乐,往柳州进击可谓一马平川,战机不可错过。”

中山参谋长听后也动了心,便提醒横山勇:“如不明确下定决心,中途犹豫不定,恐有不妥。”

横山勇其实早有此意,参谋们推波助澜,可谓正中下怀,当即斩钉截铁地说:“全部责任由我承担!”

横山勇下令,撤销第13师团攻占桂林的原定任务,与第3师团一道向柳州进兵,同时将自己“先斩后奏”的独断决定,以紧急电报的方式上报给方面军总部。

冈村当时正在生病,低烧不断,原本脑袋就晕得不行,横山勇的紧急电报让他震惊不已,头更晕了。

方面军有方面军的利益和角度,冈村的幕僚全都跳了起来,方面军参谋长宫崎周一中将大骂:“横山勇这是自私,他不过是想获得立功的机会而已。”

副参谋长也嚷道:“又这么干了,这是横山勇的专横,对方面军统帅权的侵犯。”

综合幕僚们的意见,冈村当场断言:“这是越权。”

冈村亲自拟定电报,要求横山勇改变部署,在电报中他用一句话简洁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余重视宜山胜于柳州!”

宜山在柳州西北,冈村的意思,就是要让第十一军抄到柳州背后,对第四战区实行围歼,以便一网打尽。

横山勇上报他的方案,就没指望冈村会批准,不过是立个案而已,收到冈村的电报后,他连复电都没高兴递一封回去。

听你的是情份,不听是本分,我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要你丫管!

横山勇认为他的饭眼看快要做熟了,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别人把锅抢去——所谓机子不快梭子快,先占领柳州最为要紧。

于是,下令第3、第13师团继续向柳州急进。

第十一军的大举南下,令张发奎大为震动,被迫重新调整部署,命令各部队向柳州近郊靠拢。

张发奎不早一步收缩兵力,很可能陷入第二十三军的包围之中,到时想撤都来不及,再进一步,倘若横山勇肯老老实实按照冈村的指示行事,第3、第13师团从柳州西北进行包抄,第四战区就得全军覆灭了。

换句话说,其实是横山勇的冲动和“自私”救了张发奎及第四战区。

在全面回撤的同时,张发奎急令杨森回援柳州。

接到命令后,杨森将第二十军留下继续扼守修仁,自己率领集团军的其余部队,沿着黔桂铁路,乘火车前往柳州。

由于要防空,军列必须晚上才能启运,而由于军队编制复杂,站务忙前忙后,又屡出差错。杨森总部的那节车厢本来应排在最后面,调度了半天,却被调到最前面去了,火车头还排在他的车厢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