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5页)

她知道,父母手上有点钱,但不宽裕。因为前几年大哥结了婚花了不少钱,然后她和两个弟弟妹妹又要上学,也得花钱,一家好几张嘴,每天都要吃饭。大哥结婚后,生了两个女儿,家里又多了两口人,哪都是花钱的地方。弟弟今年刚毕业,又准备结婚,还得花一笔钱。

看到女儿的态度明显缓和了,于母嗔了她一眼:“怎么,你还以为我们是为了卖女儿啊?”

“我没有。”于青青有些心虚地否认。

刚看到孙建明的时候,她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不然依她的条件,怎么也不至于相这样一个残疾人。

可现在她妈都说了,彩礼都不留,还把她交上去的三百多块钱也给她带走。这样一来,娘家根本落不到什么好处,甚至还要贴一部分钱给她,也就不存在卖女儿的嫌疑了。

于母摸着她的手:“青青,我跟你爸就你们兄妹四个,我希望你们都好好的。妈跟你爸这辈子有多苦,你是看到的。你小的时候,咱们家四个人就挤在你这么大的屋子里,睡觉都挪不开身。后来条件稍微好点,分了大一点的房子,可你弟弟妹妹又接二连三地出生了,我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家里,一个孩子接一个孩子的带,一辈子都没休息过一天。你爸爸兄弟好几个,你奶奶偏心你小叔,根本不肯带你们兄妹四个,你们都是我这么辛辛苦苦拉扯大的。”

“我已经过够了这样的日子,才不希望你以后也像我这样辛苦。孙建明眼睛是有缺陷,可他家条件好,房子大,他又在百货大楼上班,福利待遇好。而且他父母就他这一个儿子,父母的还不都是他的。他妈可是说了,一旦孙建明结婚生子,她就办理退休,回家带孙子。”

孙家从物质上来说,确实没什么可挑剔的,要不是孙建明眼睛瞎了一只,确实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亲事。如此说来,父母做得也不算太过分。

于青青歉疚地看着于母:“妈,对不起,是我没弄清楚,误会你们了。”

“傻孩子,你只要知道,你也是我亲生的,我不可能会害你。你现在还年轻,等活到我这把岁数就明白,什么长相、身高、外貌啊,都是虚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真的。也就你们小姑娘,才喜欢贪男人的长相,实际上啊,这是最不值钱的,长得再好看,饿了也不能顶饭吃。”于母拉着她,又一顿好劝。

老一辈的经验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于青青到底只有19岁,还处于少女慕艾的年纪,好端端的,谁愿意家给一个残疾,哪怕这个残疾人家庭条件不错。

于青青还是不大乐意,她自己有工作,好好上班又不缺那口饭,自然还是想找个合心意的人:“妈,我再想想吧。”

于母不敢把她逼太紧:“行,你好好想想,孙建明家这条件是真的没话说,你要相信,妈不会害你。”

于青青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母女俩又说了几句,于母站起来说:“我得回去了,家里还有一摊子事。”

“妈,我送你。”于青青站起来说。

母女俩拉开门出去,正好看到岑卫东在门口洗碗。于母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越看越惊讶,两只眼睛都亮了。

“妈!”于青青不好意思地朝岑卫东点了点,拽着她妈赶紧走。这么盯着人家看,多不好。

走到楼梯口,于母回头又看了岑卫东一眼。

“妈,你看什么呢!”于青青赶紧把她拉走。

于母说:“这不是看小伙子长得俊吗?”更重要的是还会做家务,哪像他们家那老头子,下班回家吃过饭,碗一丢,就抽烟去了,什么都不干,整一个甩手掌柜。

于青青很无语:“你刚才不是还说,男人长相是最不重要吗?”

“是不重要啊,这看看又不要钱。”于母理直气壮地说,“我就只是看看。”

于青青说不过她,干脆不吭声。

母女俩走出筒子楼,于母看到楼下停着的军车,眼睛闪了闪,拉着于青青问:“刚才那个穿军装的小伙子跟你同事是什么关系啊?是她对象吗?他们俩看起来年龄相差好几岁吧,那姑娘有15了吗?”

“妈,你别胡说,那是人家哥。”于青青真是服了她妈。

听说两人之间是这种关系,于母眼睛发亮指着车子说:“这是他开过来的吧。”

见于青青点头,于母了然:“难怪你那同事看起来跟你妹差不多大,就能进你们厂子里,还分了那么好的一间宿舍。”

这是明晃晃地说陈福香走后门了。

于青青很不高兴,板着脸:“妈,你别胡说,人家福香是比我小,但也比我有本事。她的刺绣很好,能独立完成绣品,进来就是初级师傅,而且她再过几个月就要成年了。”

因为女儿在刺绣厂上班的缘故,于母对刺绣厂的等级划分也有所了解,掰着指头算了一下,惊叹地说:“那岂不是三级工,她一个月能拿四十多块钱吧。”

于青青无奈地点头,她妈这爱打听的毛病真烦人。

“那他们兄妹还真是有本事。”于母又看了一眼军车,拉着于青青语重心长地说,“你别怪妈势利,妈也是希望你过得好,你要实在看不上孙建明,那就自个儿找个比他更好的。我看你这同事的哥哥就挺不错的,长得讨你们小姑娘喜欢,自身条件也不错,妹妹又……”

“妈,你瞎说什么呢,你这话要是被福香听了去,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相处吗?”于青青不悦地打断了她妈的话。开始还好,怎么越说越离谱。

她从没想过跟福香的哥哥有什么,不管对方条件多好,一是她更喜欢那种温文儒雅的男人,福香哥哥不是她的菜,二来她珍惜跟福香之间的这份友谊,不希望打破这种单纯质朴的关系。

于母指着她的额头:“你这傻孩子,跟你爸一样,一根筋,我都是为了谁。”

于青青实在不耐烦听这些,赶紧把她送到公交车,掏钱给她买了票,把她送走:“哎呀,我知道了,我的事你别管,我心里有数。”

“我不管,谁管你?你都19岁了,再过两年就不好找了,你好好想想我今天说的话。孙家那边,很满意你,你嫁过去不会吃亏的。”上车后,于母还探出车窗,叮嘱了她一番。

于青青敷衍地点了点头。总算把人送走了,真累,比她在绣架前坐一天都累。

她拖着沉重的步伐回了家,路过陈福香的房间时,立即被陈福香给叫住了:“青青,吃花生。”

于青青看到岑卫东站在凳子上贴报纸,就没有进去:“我不饿,我先回去了。”

岑卫东估计她是因为自己在,不好意思进来,便对陈福香说:“端到隔壁去吃,我贴报纸灰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