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日常(第2/3页)

柳棠溪朝着柳蕴安笑了笑,拿着纸袋子朝着外面走去,在经过掌柜的身边时,说:“让人看好了,不许任何人插队!不管那人是谁。”

掌柜的看了一眼柳蕴安,连忙弯腰点头应下。

他早就听闻侯府的大姑娘和二姑娘关系不好,没想到是真的不好啊。

“二姑娘,您外边请。”掌柜的恭敬地说。

清荷气得跺脚。

柳蕴安却笑了笑,说:“我倒是更好奇姐姐买的糖葫芦是什么味道了,清荷,排队去吧。”

“姑……”清荷不满地说,然而,在接收到柳蕴安的眼神后,又闭了嘴,“是。”

没过多久,柳蕴安吃上了糖葫芦。

吃着嘴里的糖葫芦,柳蕴安满意地点了点头,称赞:“味道不错,怪不得这么人来买。你快尝尝。”

清荷也得了一串,正想扔掉,听到这话,不情不愿尝了一口。

吃了之后,也不得不说,是真的好吃。

“以后每日都让人来买一串。这是红豆沙的,有点甜,明日给我换成绿豆沙的。”

“是,姑娘。”

柳棠溪把每种口味都给殷氏带了一串,殷氏一次也吃不了那么多,跟邵嬷嬷分着吃了。她本来还想给柳棠溪,却被柳棠溪拒绝了。

“不了不了,我吃了一个月了,吃腻了。”

瞧着柳棠溪脸上的拒绝,殷氏笑了起来,说:“好,不给你了。”

吃着糖葫芦,柳棠溪想起来卫老三等人要来的事情,跟殷氏说了一声。

不管怎么说,卫老三等人可是卫寒舟的亲人,两边算是亲家。若是殷氏从旁人口中得知亲家要来京城的事儿,总归面子上不太好看。

“是来探望你们,还是长住?”殷氏问。

柳棠溪道:“长住,不回去了。家里人正准备把老家的地还有家里养的猪还有鸡卖掉,开了春举家来京城。”

听到这话,殷氏微微蹙眉。

在京城这么多年,她不是没见过类似的事情。

许多新科进士都有一个不太富裕的家,而新科进士娶了勋贵之女后,总会闹出来不少矛盾和笑话。

卫寒舟家也不富裕,而且,人还很多。

若是举家来京城,岂不是要跟女儿女婿住在一起?

女婿那宅子本就太小了,再多住上十个八个人,岂不是更挤。

也太委屈女儿了。

想到之前见过的事情,殷氏当机立断:“娘不是给了你两个宅子吗?你把那个离城门口近,离你们远的大宅子收拾一下,给他们住。那宅子比你们如今住得大,任谁都会夸你一声懂事孝顺。且,离你们远,也碍不着你什么。到时候再给他们几个下人伺候着,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及时告诉你。”

柳棠溪听后,惊讶地看了殷氏一眼。

瞧着殷氏眼中的关心和算计,柳棠溪笑了,说:“多谢娘为女儿考虑。”

“受什么傻话呢,娘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不为你考虑,还能为谁考虑?”殷氏拍了拍女儿的手,“你别笑,认真点。这种事情不得不防,你是不知道,之前文昌侯府一个庶女嫁给了探花郎,那探花郎的爹娘在她面前摆谱儿不说,还让她回头去求娘家办事儿,当真是让人恶心。”

柳棠溪抽出来手,握住了殷氏的,说:“娘,我跟她们不一样,她们是在寒门学子考中之后嫁过去的。您忘了,我当初没名没姓的时候,就嫁给相公了,而且跟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两年。”

殷氏怔了怔,说:“倒也是。”

“当初相公中了状元之后,族中也曾来人暗示想让他爹娘休了我,重新给相公娶个。他们没同意。”

殷氏在欣慰的同时,也有些生气:“他那族中人都这般短视吗?竟然能干出来这种事儿,岂有此理!”

柳棠溪安抚殷氏:“他们家跟族中关系不好,如今举家来了京城之后,更是没什么牵扯了,娘不必为了这等不相干的人生气。”

“哎,从前真是苦了你了。”殷氏感慨。

柳棠溪说:“娘,都过去了,如今这不还有您么?”

殷氏脸上又重新挂上了郑重的神色,说:“对,娘给你做主,谁都不敢欺负你。”

说着,殷氏又说起来卫寒舟家人的事情。

“如今寒舟身份跟从前不同了,你的身份也是,难保他家人不会有什么想法,你要多个心眼儿。”

柳棠溪笑了,说:“娘,应该不会的。公爹婆母不是在卖糖葫芦么,五月的时候,我让人带回去几百斤山楂,那时候他们就知道我的身份了。这次也是我主动提出来让他们过来的。当初是婆母救的我,他们对我有恩,我总希望他们能过得好一些。”

听到这话,殷氏叹了叹气,说:“你呀,如今却是越发心软了。听你说的这些,他们倒是极好的,人品没问题,要不然也培养不出来女婿这样的人。可人总会变的,到时候你还是得注意着些。”

“知道啦,娘,女儿不傻的。”

“嗯,等他们来了,到时候请他们来府中做客,也算是认认亲家。”殷氏说。

不过,殷氏还是觉得女儿有点傻。但,傻就傻吧,她多看顾她一些。

“爹能同意吗?”柳棠溪小声问。

她不是不知道,怀恩侯到现在都有些瞧不上卫寒舟这个女婿,因着卫寒舟没站在三皇子那边,便看他不太顺眼。

“你管你爹做什么,咱们两家是正经亲家,不认认人才会被人笑话。有娘在呢,不会让他们难堪。不过,有你爹这种态度,想必他们对咱们家也能畏惧一些,不至于敢欺负你。”

“嗯,谢谢娘。”

“跟娘说这么见外的话做什么?”殷氏笑着说,“不过,你爹真的是有些蠢了,跟着那个小贱人一起提前站队。万一到时候三皇子没能成功上位,太子和二皇子登基,他还不得害死咱们侯府。”

柳棠溪觉得,太子和二皇子没啥希望。这三个若是选一个的话,还是书中的男主三皇子更有机会。不过,如今多了谨王这个变数,一切就不好说了。

真要说有希望的,也就是三皇子和谨王了。

“女儿倒是觉得,太子和二皇子可能性不大,还是三皇子大一些。”

殷氏又何尝不知,她低声道:“我倒宁愿二皇子登基,省得那个小贱人得意!”

柳棠溪想到二皇子那个傻呆呆的样子,觉得这位可能性真的是太小了。

“不过,二皇子一心只喜欢读书,还想去考科举,不适合。”殷氏说。

又说了几句之后,见气氛有些低沉,殷氏笑着说:“好了,不说这些了。昨日你舅母托人送来了一些南边儿的特产,你一会儿走的时候拿一些回去。”

“好的,娘。”

眨眼间就到了腊月,糖葫芦卖得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