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写信(第2/3页)

这话不仅柳棠溪听出来了,李氏也不知怎的听了出来。

“老三,你是说那李秀才有什么不妥吗?”

卫寒舟想了想,否认:“不是,只是伯生读书是大事,找个好先生往往能事半功倍。”

卫二虎刚刚一直没讲话,这会儿也忍不住说道:“那李秀才要的束脩不少,但这么多年了,还真没听说他教出来什么好学生。三弟不过是在他家听了几日课,他就到处吹嘘教过三弟,忒厚的脸皮。”

卫老三听后重重咳了一声,不悦地看向了卫二虎,说:“刚刚还夸你稳重了,结果你就说出来这样的话。那是秀才郎,是你能胡说的吗?况且,他也真的教过你三弟。”

当年,卫寒舟的确去过李秀才家读书,只是,李秀才嫌弃卫寒舟年纪大了,对他很是不耐烦,收的束脩也比旁人多。

卫寒舟跟他学了一段时日后,就在家自学了,后来也去镇上学过一段时日。

等卫寒舟几年后考中秀才,李秀才开始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想跟卫寒舟套近乎,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

卫老三说完二儿子之后,看向了三儿子,有些担忧地问:“老三,他这般在外面说,会不会影响到你?”

卫寒舟摇了摇头,微微蹙眉,说:“那倒不会,李秀才还是有些本事的。”

卫老三听后终于放了心。

第二日凌晨,卫寒舟背着家里的几个苹果,去隔壁村送菜的那个叔家坐车了。

等过了几日,送菜的那个叔突然给他们家捎了一封信。

这在以往是从没有过的,卫寒舟从来不往家里写信,因为家里没人识字。

如今开始写信了,到底是为何,大家都很清楚。

拿到信之后,卫老三就让李氏把信给了柳棠溪。

柳棠溪拿到信之后,当着大家的面读了起来。

原来,卫寒舟已经在县城找到收苹果的铺子了,而且苹果的价格涨了两文钱,六文钱一斤。只不过,对方想要来看看苹果树,想亲自去树上摘。

卫寒舟来信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先不要摘了,等人家来了亲自摘,同时,也把铺子的情况告诉大家,免得大家被糊弄了。

卫老三一家都喜出望外。

柳棠溪想到山上果园乱七八糟的样子,赶紧提醒了一下李氏。

“娘,人家是县城里来的,也没确定一定要咱家苹果。咱们要不要这几日把山上的果园整理一下,看上去也能好看一些。”

听柳棠溪这么一说,李氏觉得有道理,卫老三也很认同。

当天下午,他们几个人就去山上弄果园了。

先是把烂在地上的苹果打扫了,又把杂草拔了拔。

说起来简单,他们也足足干了三四日才干好。

刚弄完的第二日,县城里就来人了。

看着干净的果园,掌柜的很是夸赞了一番:“怪不得你们家的苹果这么好吃,原来是精心打理过的。”

卫老三夫妇也不怎么会说话,就笑了笑,没说什么。

掌柜的带着几个小厮又四处转了转,问了几个问题,卫老三很实诚地跟对方说了。

后来,掌柜的问苹果怎么种的这么好吃,卫老三夫妇互看了一眼,说了说基本的方法。

掌柜的听后皱了皱眉,甚是疑惑地问:“既然是普通的果树,之前不好吃,怎么今年突然好吃了?”

见状,柳棠溪有些着急,连忙补充道:“我们家的果树的确是普通的,在镇上买的。但是,今年又加了一些独特的打理方法,这才让果子好吃了。”

卫老三夫妇脸上露出来诧异的神情,似是有些不明白柳棠溪为何如此说,这不是在……骗人吗?

只是,接下来,他们见掌柜的不仅没继续追问,反倒是一副了然的神情,顿时不讲话了。

后头,掌柜的再问什么问题时,卫老三夫妇就习惯性地看一眼自己的三儿媳。

柳棠溪也不负众望,跟掌柜的说了起来。

“能保证所有的苹果都好吃吗?”

“当然可以,您随便摘个不熟的尝一尝,保证是甜的。”

柳棠溪想,她亲手摸过的树,不可能不甜。

掌柜的故意挑了几个青一些小一些的苹果,跟几个小厮一起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点头,脸上的神情很是满意。

“要是有不甜的呢?”掌柜的又问。

“不可能,有不甜的你来找我,绝对甜。”柳棠溪保证。

她有这一双手,完全不怕,再难吃的苹果在她手中都会变得好吃。

似乎柳棠溪的神情和语气比较自信,掌柜的心底最后一丝疑惑也没了,很爽快地开始带着小厮开始摘苹果。

卫老三夫妇想上去帮忙,被柳棠溪拦了下来。

“爹,娘,不用,你们歇着就行,看着他们,别让他们破坏咱们家的苹果树。”

就让他们自己摘吧,万一他们摘的不合格,到时候又是麻烦。

而且,她前世也去过果园,很多游客都喜欢自己摘。

卫老三夫妇想了想,没再上前。不过,李氏问出来刚刚那个问题:“老三媳妇儿,你刚刚怎么骗他们呢?万一被人发现了咋办?”

柳棠溪眨了眨眼,说:“没有啊,不是相公说的么,溪水可能不一样了。”

今年他们家的苹果树的确跟以往不同了,那便是都被她摸了一下。可这种话又不能跟别人讲。所以,只好推给卫寒舟。

反正卫寒舟不在家,而且他的确说过这样的话,把问题扔到他的身上就对了。

卫老三想了想,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掌柜的,小声跟李氏说:“老三说得对,老三媳妇儿刚刚应对得也很好,只是这事儿千万别说出去。”

“嗯,儿媳记得了。”

掌柜的先摘了约摸五十斤熟得比较好的苹果,把钱结算了一下。

看着手中的三百多文钱,卫老三激动地合不拢嘴。

回去后,卫老三想了想,让柳棠溪给卫寒舟写了一封信,说明情况。

柳棠溪压根儿没写过文言文,提起笔来写了寥寥数语。

相公:王掌柜来了,带走了约五十斤苹果,共计三百文余钱。

写完之后,柳棠溪当众把信纸上的内容念了一下。

卫老三很满意,越发认识到女子识字的必要性。

李氏看着信上的两行字,则是比较差异,说:“咦,这字怎么跟老三写得不太一样?”

柳棠溪大囧。

她极少用毛笔字,即便是脑海中有原主的记忆,可原主也不是个爱写字的,所以技能不太熟练。再加上她前世用硬笔写字比较多,已经固定了。

她这字写得极烂,自然跟卫寒舟的不一样。

“这个……儿媳太久没写字了,生疏了。”

听柳棠溪这般说,李氏也没再多问,问起来别的:“老三媳妇儿,这么一大张纸,你咋不多写点儿,那不是浪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