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屠霍记(第6/6页)

最后,张敞又总结道:综上所述,陛下解除霍云和霍山二人职务,让他们下岗,这个做法必定会引起霍家恐惧,导致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制止,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后果不堪设想。

张敞以上一席长话,充分地显示出他是个十足的和事佬。霍光伤害过他,他没理由替霍氏家族说话。但是,心性善良的他,还是不想看到流血。所以,他真诚地劝告刘病已,切记克制,克制。如果有必要,可以召我回去,听听我当面陈述。

然而,刘病已看完文书。点点头,又摇摇头,笑了。

怎么评价张敞这道奏书呢?道理是完美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张敞只知道叫皇帝多克制,事实上,我这个当皇帝的已经够克制的了,一再警告霍家不要乱动。问题是,霍家呢?克制这个道理,霍家懂了吗?或许,霍家必须付出流血的代价才会懂的。

于是,刘病已看完奏书,就压住不发。张敞召见的要求,刘病已认为,没那个必要了。事实证明,刘病已的想法是对的。据可靠消息,霍家准备动手了。

上帝要毁灭谁,必先让谁疯狂。然而,最先疯狂的不是霍家,而是霍家的老鼠。

所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不知为何,一夜之间,霍家成了老鼠的天堂,满地爬满了老鼠。那些老鼠与人相撞,千篇一律地都用尾巴在地上画线。接着,猫头鹰也来凑热闹了,它们不知从何而来,赖在霍家大院的树上,彻夜邪叫不止,叫得人心里都发了毛。

再接着,更奇怪的事又冒出来了。霍家的大宅门,莫名其妙地塌了,之后,霍云住宅的大门,也稀奇古怪地崩了。又不久,霍家的人可谓怪梦连连。先是霍显梦见家里的灶长到树上,井里的水全漫溢到地上。接着,霍禹就整天梦见车骑滚来声音,说是要逮捕他的。

唉!真是一个不祥的年头啊。

是的,这个不祥的年,逼得霍家简直要崩溃了。这时,霍家又开了个家族会议。在会议上,霍家有个人突然跳了起来叫道:“我快受不住了。大难临头,咱们赶快动手吧。”

跳起来叫难受的人,是霍山。霍山喊完,接着说道:“要成大事,必先除掉魏相。魏相擅自减少皇上宗庙祭祀用的贡品,这是一项大罪,我们就以此为借口干掉他。”

霍山是快疯了。他红着双眼,面露杀机,继续说道:“怎么个杀法,大家也不要讨论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上官皇太后出面,宴请皇上祖母。然后,以此为借口,召唤魏相和许广汉做陪。最后,我们就在宴席上动手,当场干掉他们。最最后,就是趁势废黜刘病已。到时即可大功告成。”

霍山此话,基本为本次会议定了调。于是,他的方案经霍家举手表决,全票通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最后一个号令了。

事实上,霍家连号令都不要吹了。

不久,霍家先后听到两个消息。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好消息在前,霍云被任命为玄菟郡太守。后面的坏消息,实在太致命了。这个消息就是——霍家阴谋泄露了。

霍家阴谋是怎么泄露的,到底是有人告密,还是刘病已的情报机构探听得知?这个问题,除了霍家没人知道外,估计长安扫街大妈都知道了。

历史有时候挺有趣,也挺好玩。但有时候,看着看着,也觉得挺残酷,也挺悲哀。霍光在世时,上朝开会,仿佛不是霍光替皇帝办事,而是皇帝替霍光办事。那时候,霍光一打雷,刘病已那里就要准备下雨;霍光脸一打喷嚏,刘病已就得感冒。这是真相。正是这个真相,遮蔽了刘病已另外一个真相——隐忍不发。

那时,对刘病已来说,隐忍是必须的。狐狸千年修炼,都能炼成精;石头被晒得太久了,也会蹦出个猴子来。霍光纵横汉朝政治江湖几十年,所向无敌,纵有十个刘病已、一百个魏相,都不是他的对手。

但是,对付霍家,一个刘病已加一个魏相,足矣。在霍家和皇家这场博弈中,刘病已是一只深藏不露的老虎,魏相则是一只凶狠的狼。霍光是一头草原雄狮,悲哀的是他带领的则是一群羊。

一只猛虎和一匹恶狼,面对一群攻击力差劲的羊,最有趣的办法就是玩。事实上,自霍光死后,霍家一直都被刘病已玩在股掌之中。自刘病已听说霍家毒杀许皇后时,他完全可以一口就将霍家吞掉,连骨头都不会吐出来,但是他没有。

刘病已之所以选择了温和逼将法,完全出于某种需要。这个需要就是,不能落下不利于他将来皇家事业的任何把柄。所以,霍光尸骨未寒之时,霍家纵有千错万错,他也不能一下子把霍家杀光。如果那样,世间舆论也会倒向霍家。原因很简单,弱者总是被同情的。

霍家毁灭,基本上是按刘病已设计的程序走的。第一步,削弱霍家势力。霍家大多数子弟,被调离长安,只留一顶假高帽给霍禹戴上。那假高帽的名字,就是有名无权的大司马;第二步,霍家阴谋泄露,隐忍不发,化大事为小,为皇家制造有利舆论;第三步,重新起用霍云,以示仁义,然后以阴谋之名,再出杀手。

多么完美的捕杀!

公元前66年,七月。霍家事败。霍云、霍山自杀;霍显、霍禹被捕。不久,霍显等霍家全族,被绑到长安街头斩首。因霍家案被牵连的,至少有几十家。太仆杜延年亦被牵扯其中,免职。

同年,八月一日。皇后霍成君被废,囚禁于昭台宫。十二年后,霍成君自杀。

不是梦幻,仿若梦幻。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