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变局(第5/7页)

权力这东西,一说到抢,就特别伤感情。王莽决定不抢,而是哄着让王太后主动把权力交给他。

要哄王太后,王莽心里还是有底的。因为他早已看出,王太后深居宫中,突然把她拉出来管国家大事,还真有些不适应,所以产生了厌倦之感。

王莽开始布局。首先,他让属下那帮高官一起上奏,对王太后说:“中央提拔地方官,手续比较麻烦,报告打上来,还要派人去考核,然后还要整一大堆的事情。太后您老了,就不必管这些事了。依我们看,以后这种小事,就交给安汉公。”

王太后一听,好呀!安汉公能者多劳,就交给他吧!我一个老太婆,走路都困难,哪能整天看这么多报告。王太后说下诏,说:“从今以后,凡是封爵这类事,才归我管;其他事项,交给安汉公王莽来处理。”

成了,要的就是这句话。

人一阔,就变脸。这是很古老的人性弱点。在王莽这个位置,皇帝是摆设,王太后是威摄,而他才是实权人物,执行的差不多是半个皇帝的权力。但是,王莽没有得意洋洋,他知道,事情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好局,下面的路,还很长。

所以,王莽还必须时刻充分照顾王太后的心情。为了不让王太后觉得自己被架空了,王莽故意制造了很多假象,让王太后感觉自己的威望远胜从前。

比如外国使者要来长安,王莽就请王太后出来接见、封赏,这是其一。一年春夏秋冬,每季王莽都要组织点活动,带王太后出去巡视,慰问孤儿寡女、贞妇烈女。或者就是到县基层考察,慰问广大劳动人民。

王莽所做的一切,与今天各国领导无异。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两千年前的王莽,就有了超前的现代领导管理理念和意识。

但是,王莽最终还是失败了,他败就败在两只思想的眼睛上。他一只眼朝后看,看着周公及周公的周朝;一只眼往前望,看着遥遥不可及的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宏伟蓝图。他思维超前,又执迷崇古,两只脚走路都互相打架,能不跌倒吗?

王莽跌倒,是现实必然,但不是现在。

四 政治与婚姻

王莽是一条嗅觉空前灵敏的蟒蛇。在他一手遮天的长安城里,他又嗅出了一丝不祥。这就是,皇帝刘箕子的外戚要崛起。他必须在新外戚势力崛起之时,将他们全部扼杀于摇篮之中。

没办法,王莽在这方面是吃过亏、交过学费的。以前刘欣刚进长安时,刘骜死活不让傅太老婆等外戚进城,但是王太后却不当一回事,就让傅太老婆住进皇宫。刘骜死后,傅太老婆凶相毕露,连王莽这个少壮派都不是她的对手。

现在,刘箕子还小,不懂事,构不成威胁。但是,皇帝正在茁壮成长中,而他王莽总有一天会老去。等到那时再找对策,人家刀子都已经架到脖子上来了。

于是,王莽上书,向王太后建议说:“以前刘欣没当皇帝时,凡事必听王家;可他一进城当了皇帝,马上就翻脸,将傅、丁两姓外戚提拔上来,好好的长安城被搞得乱七八糟。基于此,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坚持宗法正统大义,不顾私情,为后世创下可效法的楷模。”

刘箕子的老妈姓卫,人称卫姬。王太后听出来了,王莽是叫她不要让卫姬进城,更不要让外戚进城。如果松口放进一个,天知道后面还有多少卫家外戚吵着要进来。所以,这个口坚决不能松。

王莽此番道理,王太后深有感悟,老人家叹息一声,就点头同意了。

接着,王莽派人带着印信前往中山国,封刘箕子老妈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封刘箕子的两个舅父为关内侯,封刘箕子的三个妹妹为“君”。弄完仪式后,来人就宣布:老实在中山国呆着,一个都不能进长安城。

搞定了刘箕子的外戚,王莽回头又要打刘箕子的主意了。刘箕子进城已有两年,今年十一岁。王莽认为,应该好好培养他和刘箕子的感情,现在的汉朝是他的,将来的汉朝也必定是他的。

王莽决定把女儿嫁给刘箕子,但他不能明说,必须动点脑筋。于是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王莽独自对着苍茫宇宙思考,突然一拍脑袋,叫道“有了,就这样办。”

王莽上书对王太后说道:“皇帝即位也有几年了,但皇后人选还没确定,后宫嫔妃系统也没建立,多少年来,国家动乱,很大的原因就是皇帝无子。所以,我们必须急皇帝所急,早选定皇后和后宫嫔妃。”

王太后同意,把奏书下发有关部门,让他们派人去调查,以确定皇后人选花名册。主管部门效率很高,很快的,他们就将花名册交上来了。花名册上,王莽女儿名列其中。但是,这张花名册上的人选几乎都来自王家。

王莽拿到花名册后,久久地端祥着。突然,他猛拍脑袋,心里不禁苦笑一声,坏事了。

到目前为止,在他一生的权术运作生涯中,王莽很少出差错,但是他这次却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在皇后人选的花名册中,他女儿的名字并不起眼,几乎淹没其中。如果他不采取补救措施,女儿有被自家其他兄弟的女儿挤掉的危险。

如果真被挤掉了,那后果就严重了。

王莽决定改变策略。于是他再上一奏,告诉王太后说:“我无才无德,女儿更不成才,所以,我决定让女儿弃权,不参加皇后竞选了。”

老江湖果然就是老江湖。王太后一听,就笑了。王莽身上每个细胞仿佛都充满着算计,在王莽的毛孔里,除了阴谋,还是阴谋。这是一只多么可怕的动物。

王太后不想点破,老人家轻描淡写地说道:“好吧,就按你所说的办。”于是王太后下诏,告知王莽女儿弃权,皇后人选就不必考虑她了。还有,王家其他女儿也是我亲戚,都不必考虑了。

所谓蠢人者,必被别人娱。王太后的诏书,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王莽不过是故意做秀的,王太后就看不出?难道到嘴的肥肉,王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被别人叼走吗?

别紧张,其实王太后也是在配合王莽做秀。王太后当然知道王莽要让女儿圈定刘箕子。如果她下诏批准王莽让女儿弃权,那么王莽女儿的曝光率就会增加,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是,那样远远不够。

王莽想要的,就是把女儿直接送上皇后宝座。所以,王太后必须同意王莽弃权。只有同意了,王莽所谓的高尚品德才会被无限地抬高。那样的话,就应了老子的一句话:不争,天下无与之争。

王莽想不争,事实上他是想通过不争的方式造势,替女儿争到皇后之位。不得不说,实在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