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骚动改变命运(第6/6页)

陛下到现在还没生出儿子,老天都要愤怒了。您竟然不知悔改,不挑个贤惠女人做皇后,竟然整天跟那个姓赵的卑贱女人打得火热、缠绵无度,还想扶正。你不懂得羞耻,全国人民都替你脸红了。

更牛的是,结尾还加了一句:汉朝政府都没一个人敢出来说话,我非常痛心,只好冒死出来出这个风头。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是一种伟大的战斗精神。只可惜,刘骜不欣赏。

所谓谏大夫,平时的工作就是找碴骂架,对象都是皇帝。碴可以找,架可以骂,但是要有分寸,要委婉。皇帝是拿来哄的,不是拿来刺的,这是基本道理。

多年以来,像刘辅这样开骂皇帝的,还是第一个。然而刘骜一想,刘辅如果不是吃饱了撑的,肯定就是有幕后支持。

而支持他的人,除了王太后,还能有谁?

想跟我斗是吧?那就来吧?曾经我一对五侯都不怕,何况现在一对一打你刘辅。一想到这,刘骜不由冷笑,鼻孔里哼出一声冷气。

刘骜决定杀了刘辅,以一做百,看其他人还敢不敢乱放屁。他不是想出风头吗?那我就成全你好了。

正如刘骜如料,刘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他要惩办刘辅的时候,一帮人纷纷上书解释和求情。这些人有: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不用说他们是什么人,一看官衔就知道都是有来头的。

他们众口一辞地说道:“刘辅话是说重了,但没超出职权,要论罪也只能是小罪。以重刑来论小罪,不妥,不妥。”

王太后中计了。

事实上,刘骜就想摆个高姿态,设计个圈套吓唬她一下。他还不至于真跟王太后斗争,只能是相对妥协。不然,大家都撕破脸皮,谁都不好看。

于是刘骜想了想,又改口免去刘辅死罪,关到监狱,罚他做三年苦工。

平衡和妥协才是王道。刘骜貌似糊涂,其实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内心是多么清醒。

我都妥协了,王太后您也应该收兵了吧?刘骜是这样想的,但是他又错了。

这时,淳于长却屁颠地跑来,告诉刘骜:“情况不见明朗,看来只有做坚持长期抗战的准备了。”

刘骜一愣,难道王太后还不服?再愣一下,刘骜突然想到,仅凭淳于长那张嘴,根本不能降服王太后。他必须出狠招,打她个措手不及。突然地,他想到了一个馊主意。

六月七日,刘骜突然向外宣布,封赵飞燕为皇后。

这招叫——先斩后奏。这下子,王太后还有招不?

刘骜一错再错。

淳于长再去游说王太后,发现那老顽固还是那个坚决态度——你封你的,我玩我的,反正就是,死活不承认赵飞燕。

麻烦了,局面越来越僵了。准备伟大的N年抗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