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第6/6页)

任光这牛吹大了,可刘秀喜欢得很。王郎一个烂仔,以算命为业,都敢吹是刘骜之子,任光吹刘秀拥兵百万,那又算啥呢。于是乎,为了配合任光,刘秀率军所到之处,广竖旗帜。白天旗帜飘扬,夜晚火光通明,声势震天。

这就叫不怕牛吹大,就怕不会吹,要吹就吹得让人心浮动,欲死欲仙。很快,刘秀率百万大军卷土重来的消息,像雪片一样散向了北方各郡县。

事实证明,吹牛吹得好,还是很管用的。刘秀部队每到一处,所向披靡,当他拿下下曲阳城时,数千人的部队已经发展到好几万人了。

这是一笔很可观的赌资,曾经绝望悲观的刘秀,再次燃起了希望和信心。信心助长实力,实力决定未来。此时,越来越多的郡县像风吹稻草一般纷纷倒向刘秀。

但是,当刘秀攻陷卢奴(今河北省定州市)时,他停下战马,忧心忡忡地眺望着前方。

前面,就是真定国。真定王刘杨,亦是孝景帝刘启之后,拥兵几十万。在乱世当中,这几十万兵就像一座银山,让刘秀羡慕得流口水。然而可怕的是,这座银山已经被王郎抢下了。刘杨向外宣称,他只听王郎的。

凭借刘秀这几万人,要搞定刘杨那几十万人,不得不说一个字——悬。

这时,有人已经看出刘秀的忧虑,站了出来,对刘秀说道:“大司马不要害怕,我负责搞定刘杨,你准备进城就是了。”

说这话的人名唤刘植。刘植,字伯先,昌城(今河北省冀县西北)人。

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往往都是抢地盘抢生意的高手。王郎兵起时,刘植见造反利润可观,亦率宗族宾客去抢生意,于是乎就先把故乡昌城这地盘抢下,聚兵数千人。刘秀率兵经过昌城时,他二话不说,开城迎之,被拜为骁骑将军。

据说,美国人有三样东西天下无敌:一曰核弹;二曰篮球;三曰演讲口才。我认为,前两者天下无敌还说得过去,如果说美国人的演讲口才天下无敌,那就是胡扯了。

一根舌头能抵百万雄师,那是我们中国老祖宗的专利。纵横家苏秦、张仪、郦食其等人,都是口才高手。一根舌头能抵数万雄兵,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就此而言,如果美国人说他口才天下无敌,那中国的苏秦们往哪里摆?

总之一句话,出来混,口才很重要。刘植说他要搞定刘杨,凭的也就是嘴里的那根舌头。从卢奴到真定国,路本来不算远。刘植走了一趟,马上就有消息回来了。

刘植告诉刘秀,刘杨很识相,他准备改变立场,不听王郎,只听您的,请大司马放心进入真定国。

只需一根舌头,就解除几十万军队的对抗,实在让人震惊。刘秀像捡到大便宜似的,率军进了真定国。他真不敢相信,自己还能回到这里。

或许有人会说,刘秀真是捡到大便宜了。错了,刘秀真不认为自己捡的是宝,而是炸药包。要知道,刘植一根舌头改变刘杨立场,说不定邯郸方面又派来一个刘植,也可能改变刘杨。所以,巩固刘杨这块地盘,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

其实,这个大问题也是个小问题。古人为了把军事结盟的风险性降到最低,已经发明了一个最佳节约成本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屡试不爽的政治婚姻,《三国演义》里孙吴联盟就是这么干的。

刘秀决定派人去说亲,娶刘杨外甥女郭圣通为夫人。事实上,刘杨等的就是刘秀这句话。刘杨也是出来混的,你没给人家好处,人家凭什么跟定你呢。都是道上混的,话就不明说了,等的不就是你给个借口或理由嘛。这个理由好,结成亲家,从此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干革命,义无反顾,肯定一起上,抢到好东西一起分。

一番欢喜锣鼓后,双方皆大欢喜。好了,终于可以放下心来谈军事进攻问题了。

怎么进攻邯郸城,刘秀主要有两套方案。一些人认为,以柏人(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南)为进攻基地;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以巨鹿城(今河北省平乡县)为基地。那么,该选哪里为好呢?

刘秀凝视着地图,思考良久,指着一个地名对邓禹说:“我们就选这个地方为基地进攻吧。”

这个地名就叫巨鹿城。

从地理位置来看,柏人距离邯郸城航空距离有五百公里;而巨鹿城和邯郸城的航空距离只有八十公里。很明显,巨鹿城有优势。

看着地图,刘秀又想起了邓禹之前那套安邦立国的伟大理论。他不禁叹息着对邓禹说道:“天下诸多郡国,我们才拿下一个,要搞定天下,何年是个头啊。”

邓禹笑道:“我还是那句话,您的忧虑是多余的。当前天下大乱,百姓渴望贤君,就好像婴儿渴望乳母一般强烈。所以我认为,地盘不在大小,有德则灵。”

邓禹再狠狠地补充了一句:“有德则能聚人气,人气即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古来皆如此。”

刘秀看看邓禹,又看看地图上的大好河山,一股莫名的快感,犹如细流注入了他澎湃的血管。未来真如邓禹所说的那么乐观吗?果真那样,将是一个怎样美丽的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