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庆明: 早期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7/8页)

协作一段时间后,邢培芝决定成立统一的技术组,由我任组长,负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和总结。我坚持采用模型实验的方法,提出了多排延期群药包的平地定向爆破方案。经系统实验优化药量分布后,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定向抛掷效果。进而,我又采用量纲分析的方法,将过程分为爆—破和抛—堆两个阶段,得到了便于工程设计的估算单位土体耗药量的公式。上述方案被应用于一次野外中型工程。在这项研究工作中,我们还发展了爆破测试技术,创造了测量抛掷距离的埋块技术和测量抛掷轨迹和速度的烟火剂技术等新技术,以替代昂贵而低效的高速摄影技术。我还与306部队的杨天鳌一起,用小质量的高频振子,改造成功能测量爆破地震波的测震仪。1967年,我们完成了此项任务的总结报告,呈送国防科委。郑哲敏先生在他撰写的《力学所在爆炸力学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中,对我们所做的这项研究做过介绍。

熊:爆破堆山……真是富有想象力啊。做的过程中,可有什么困难?

谈:这项研究我做了三年,非常艰苦。苦在哪里呢?主要还不在专业方面。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白专”,“白”相对于红,意思是反革命,“专”是精通专业。过去精通专业的人往往被怀疑是反革命。我也常被当作“白专”典型。当年我在野外工作时,两种人对我不怎么友好。第一种是党团领导人,他们居然告诫新来的大学毕业生,说我有严重的名利思想,要注意和我这样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划清界限。第二种人是做过多年爆破工作的“老兵”,看不起我这个爆破“新兵”。我对工程兵研究所派来的邢培芝主任心怀感激,因为他在工作开始不久,就发现并支持了我。他指定我担任技术组组长,负责实验计划。但我对爆破“老兵”很客气,每次讨论方案,都会说:明天做实验,你们设计的方案先上,我的方案后上,不过我会在讨论会上,从基本原理上对双方的设计方案进行评析。一次,郑哲敏先生来野外检查我们的工作,“老兵”告我的状说:“谈庆明非要做什么小模型试验。他过去做的爆炸成形,模型只有巴掌大;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大地、大自然!怎么可以做小模型试验?”意思是我在开玩笑。可是,郑先生却支持我说,平面定向爆破谈何容易!不做小模型试验、不把规律研究出来能行么?结果,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按他们的方案炸,四面八方开花,土体不能按照所需要的方向抛掷出去。而按照我设计的多排序贯爆破方案,真做到了定向抛掷。这个方案要分三、四排实现序贯爆破:前后两排之间,用延期雷管造成延时爆破。所有雷管同时按键通电点火,后面一排的雷管虽然已经通电,但是还在燃烧,直到指定的延期时间才炸响。序贯爆破的好处在于:前一排爆破把土体抛掷出去以后,为地面创造出一段斜坡面,这样就为后一排爆破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地形,而使后排爆破时土体的抛掷更符合所需要的方向。所以按我的方案实现的爆破,并不是在水平地形条件下的爆破——真正爆炸时的地面已经有一大半是斜坡面了。这种多排分期爆破需要用很多炸药包。此前的工程爆破每次只用几个药包,或者几十个药包,而我们的爆破一次需要用几百、上千个药包——而这样的群药包的空间和时间设置是有理论和小型实验支持的。

熊:一次爆炸几百个药包?

谈:是的。一般的爆破,每方土只需用不到一公斤炸药;而要堆山,每方土起码得用四公斤,才能够堆那么高、那么远。因为需要抛掷百米的距离,而不是几米、几十米的距离,才能堆出几十米高的山。否则,你做个小土丘,对人家的坦克,又能构成什么障碍?

除炸药需要量大得不切实际外,把炸药埋在地底下也太危险——将来可能要炸死我们自己的农牧民的!所以,堆山这个设想,在技术上确实是可能的,但综合各方面考虑,不切实际。这个工作做了三年,到1967年才完成。然后,回到所里,造反派他们夺权,抓革命、促生产。而我,则成为了“革命对象”——当时全所共有五六个大字报批判专栏,给我贴了一个半专栏的大字报。

“文革”结束后,重新开始评职称。在评定会前夕,我去看郑先生。我对他说:“我撤回申请,因为我没有成果。”他说:“你的申请书上不是有关于爆破堆山的成果吗?”我说:“它已被别人发表出来了。文章不但没有署我的名字,连致谢词中都没提到。我没有成果,还提什么副研究员啊?”郑先生很生气,说:“你干吗不报告?你申请的是副研究员,他们申请的是助理研究员,你的报告排在前面。你先在台上报告这个工作,让他们在下面听。看到时候他们还能说些什么?你干吗要受委屈啊!”郑先生对我非常支持,认为这项工作是爆破方面的一个重要进展,我也就因为这项工作而被提为副研究员。当时,职称评定已停了十几年,开创爆炸力学的郑先生也是在那个时候才由副研究员提为研究员的。

总结一下,从“八字方针”到“文革”,这一阶段力学所爆炸力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提出爆炸成形的理论和指导生产的模型律,为此得到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一等奖;

(2)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给出预报地下核爆炸当量的计算方案,因为这项成果以及后来用此模型解决了穿甲、破甲机理而得到国家科委颁发的自然科学二等奖;

(3)运用量纲分析,提出平面定向抛掷爆破的多排延期群药包的爆破方案。

本文初发于《中国科技史杂志》2013年第1期,第78—93页。

  1. 林鸿荪(1925—1968),化学流体力学专家。1947年,从美国特拉华(Delaware)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9年,从美国布朗大学获数学硕士学位。1950年夏,正当他紧张撰写博士论文时,朝鲜战争爆发,他毅然放弃不久即可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日夜兼程回国。他先协助钱伟长建立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后协助钱学森和钱伟长建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58年起任力学所二部业务负责人,肩负众多重任。他于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隔离审查”,并受到人身侮辱和精神上的严重折磨,终于在1968年12月15日含冤投水自尽。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力学卷2》,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