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后的新问题(第5/5页)

第二是影响空气可见度。现代社会,阳光权成为人们的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邻里建筑而引起的阳光权争议,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争议之一,但是因空气质量而产生的阳光权却成为人们难以摆脱的苦恼。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北京是空气可见度较差的城市,有报道称2013年1月29天中有24天是雾霾天808,因此有人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天安门广场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第三就是对人们出行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近一些年来,因雾霾而产生的航班延误、高速封闭等报导屡见报端,具体数量无法统计,但却是人们感受最深的。

第四就是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直接伤害。当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809,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有报导显示,在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下,医院的呼吸科和儿科病患也明显增多。810经过大量宣传,现在人们熟知的病因就是PM2.5,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因其细微且含有毒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等疾病。

在根据2004-2009年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指出:PM2.5污染悄然吞噬掉的不仅仅是城市的蓝天,还有公众的健康,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已经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的3倍。在现有的空气质量下,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将高达8572人,因早死而致的经济损失达68亿人民币811。因此,绿色和平呼吁:PM2.5污染已经进入高发期,保障公众健康亟需一个明确的和积极的PM2.5达标时间表。

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是肺,污染的空气对人伤害最大也应该是肺,虽然没有权威机构证实空气污染跟肺癌的直接关系,但也没有机构否认这一关系的存在。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来源于24个省的72个监测点,覆盖8500万人。年报显示,每年新发现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每分钟6人。从病种看,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812

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数据显示2001至2010年,北京市肺癌发病率增长了56%,全市新发癌症患者中有五分之一为肺癌患者,2010年,北京市户籍人口男性恶性肿瘤中肺癌居第一位,在女性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813

卫生部提供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的数字显示,中国肺癌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增加了465%,城市居民癌症死亡居首位,在农村居民死亡排名中恶性肿瘤居第二位。814

问题四,资源能源危机。

现代工业的发展,是以能源的消费为支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尤其是现代中国,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能源危机”。815有人称,“如果以当前的速度消耗下去,石油储量大约会在2050年左右宣告枯竭,天然气将在57-65年内枯竭,煤储量仅可供应169年。”816

而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以当前的速度消耗下去”?

以最严重的石油消费为例,大家都知道,石油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支柱原料,既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而在所有的柴汽油消耗中,汽车消耗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817,然而汽车业的发展却不是水平的前进的,1980年180万辆,1990年551万辆818,2003年达到2421万辆819,2009年达到7619万辆820,2010年达到9086万辆821。不断增速的汽车产量,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它对石油资源造成的压力却越来越严重地摆在人们面前。我国的石油消费由1990年的1.18亿吨,增加到2006年的3.4亿吨,2011年的4.9亿吨822,2012年《BP世界能源统计》称,“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最大来源”,不断增长的石油消费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伴随着汽车用油的大量增加,是不断提升的油价,拿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93#汽油来说,2001年9月份还是2.4元/升,2013年长到7.41元/升,部分车主走进“买得起车烧不起油”的窘境。

2010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

石油用完了,父母眼中最宝贝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孩子们怎么过?何况,这种日子近在眼前了!

然而,问题仅仅是石油吗?

2011年国内天然气市场进一步扩大,消费快速增加,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2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6%;进口量超过了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823。十年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全球排名提升16位,位居世界第四;中国天然气产量全球排名提升9位,位列世界第7位。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成为天然气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再看中国第三大能源——煤炭,2011年,中国煤炭的消费量达到34.5亿吨,824接近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伴随着消费量的增长,必然是开采量的增加,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煤炭产量持续增长,1976年4.83亿吨,1989年突破10亿吨,1992年达到11.16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达21.9亿吨,2012年产量达36.6亿吨825。不断增加的产能,不断实现的跨越,然而这到底是一个好事还是坏事呢?在2010年时甚至就有人说“三十八年后中国煤炭储量或将枯竭”826,这仅仅是一种杞人忧天的表示,或者是对中国不负责任的污蔑吗?

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却不仅仅是能源量的增加,而是包括一切资源:从1990年到2006年,十六年的时间里,粗钢由5100万吨增加到4.2亿吨,铜由51.2万吨增加到372万吨,铝由86.1万吨增加到865万吨,金属矿产消费增加了8-10倍!827我国已经进入矿产资源高强度、快速耗费时期。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种矿产资源的高速消费?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