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龙口大捷(第2/2页)

虞允文尚未及答话,闻讯赶来的张浚与几个宰相已经一起来到门外,赵桓的话却正好被他们听到,众人奉命进入后,便一起躬身道贺,只道:“陛下神武,方有此大胜,当颁诏天下,使天下臣民咸使知之,普天同庆。”

“可,此事就以枢院的名义去做。”

张浚躬身应答,也是脸带笑意。这个人虽然刚愎,颇有些志大才疏,然而论起忠诚和敢于任事,却也是赵桓身边掐尖的臣子,他由康王的心腹大臣完成这个转变,到此时真心实意的为赵桓手中的成就而感到欣喜,却也赵桓感慨不已。

只是答对之后,张浚突然想起一事,向着皇帝问道:“适才臣在枢院接到军报,却只是提到姚端一部,而张俊本部两万多人,又没有去宜川与王伯龙交战,龙门一战,亦没有提起张俊与杨存中二人,却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

说到这里,张浚脸色已很是不快,不管如何,他身为枢密使,协助皇帝统管天下禁军,张俊身为一军的总管,适才的军报如果是他派人呈送,先是送给皇帝,然后才至枢府,而枢密使居然还要从皇帝的口中听到详细的军情,无论如何,这是一种很恶劣的僭越行为。

赵桓听得他问,却是冷笑,只道:“适才军报,是姚端、张宪二人派人呈来,问及张俊,却只说当日分兵,姚端所部先破王伯龙,然后相随张俊,来援长安,及至消息传到军中,张俊决意仍然前来长安,姚端请战,张俊但默然不置不词,任凭他们去做罢了。若是朕料的不错,张俊的报捷军报,不日便至。”

说到这里,各人已是了然于心。

这些天来,张俊所部消息不通,其实并不是遇到险恶敌情,而是副总管前去邀击逃敌,而主将静候消息,若胜,则飞马报捷,若败,则可推脱责任。张俊身为主将,其为人如此不能担当,甚至打算夺部下功劳,当真是不堪之极。

张浚为人甚是刚烈,闻言之后,当即就向赵桓道:“既然如此,不若委姚端为总管,免去张俊官职,让他回家待罪!”

虞允文是新任的枢密副使,当下却摇头笑道:“臣以为阵前易将不妥,出了乱子可不得了。”

张浚看他一眼,只道:“那又如何,我不信杨存中等人,肯跟着张俊胡闹。”

他是前辈,摆出教训后辈模样来,虞允文也不便再说,只得含笑后退,不再说话。

赵桓原也想趁机把张俊这个无能之辈拿下,此时却也变了心意,只笑道:“张俊此人功利心太重,朕很不取他这一条。不过这会子倒是好事,姚端大捷,名闻天下,这人身为姚端主官,岂不眼红?只怕靴子都踩烂了几双,且让他去河东,与姚端一起,相机攻伐,朕想,他会卖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