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2页)

宋朝自开国以来,太祖待亡国之君就很宽厚,从不为难。太宗毒杀了李后主,就很被人非议。而更被人不满的,便是太宗迫害太祖诸子,甚至是自己亲弟弟秦王赵廷美一事。在秦桧看来,康王反正都是死老虎,迎到长安奉养起来,也必定不会再生事端,又何必加害。

他自然不知道后世明朝的夺门之变,也不知道皇权斗争越发严重,而在这样的微妙局势下,赵桓又怎么放心让一个活生生的赵构回到自己身边。

秦桧自长安出发,十余天功夫,便已到了襄阳。见过李纲言明清军诸事,又将赵桓让李纲暂驻襄阳,对荆襄加以经略的部署向李纲言明,然后自襄阳下水道,顺江直下,五六日后到得建康,自建康上岸,接见韩世忠等镇守大将后,便一路南下,数日后到得临安城下。

他自四月底出行,紧赶慢赶,也是足足用了大半个月的功夫,到五月中旬,方才到得临安。

赵构被迫退位后,他身边的中央机构已经不复存在,赵桓下诏,命原本的中央大臣,尽数前往长安,或是调往别处,别有任用。在临安城内,唯有杭州知府康允之被下诏留任,不曾受到牵连。

此时秦桧来到,他是赵桓任命的参知政事,身负重任,正是当红的炸子鸡,临安城上下文武官员,岂敢怠慢。

还在城外数里,便有黑压压数千人站在官道两旁,等候着秦桧车驾的到来。

“好了,停车。”

秦桧隔的老远,便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前来迎接,他心中极是高兴,却是勉强将这种兴奋的神情压下,不使它表露在脸上。

他原本就是江南建康人士,临安虽不是家乡,其实相隔并不很远。眼下的城中,就有不少亲朋故旧,在这里等候他的到来。

短短十余年,由一介穷书生官拜参知政事,位极人臣,执天子诏书巡行江南两浙,这是何等的风光荣耀!

只是他深知福祸相倚的道理,又知道皇帝耳目利害,心智深沉,此时得意,将来未必不会失意。想到这里,又将得意兴奋的心情收了几分,下令停车之后,便立刻自己跳下车来,向着迎接队伍最前面的康允之执手问好,并不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