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召见(第2/3页)

“……”李慎闻言深深望着李寿,自嘲一笑,说道,“五年前的冀北战役,那个女人就敢用高阳八万军民的性命换取两万余东军的致胜之机,又何况眼下杀我一人?——小九,你若是不救为兄,为兄此番定然活不下去,不难猜测,待父皇一死,那个女人定会设法加害为兄与老六、老七三人!——小九啊,为兄已无与你争夺皇位之心,望小九看在当初为兄多番照顾你与谢安的份上,帮帮为兄……”

“这……”李寿闻言脸上露出几分犹豫,毕竟长孙湘雨已预先提醒过他,决不可将李慎外封为王,否则就是放虎归山、祸患日后。

见李寿面露犹豫之色,李慎微微皱了皱眉,语气一转,说道,“小九,你也知晓,昨日是为兄在最后关头帮了你等一把,替你杀了老二,挽救了这场浩劫……可你也应该知道,我等皇子,在这等时候,是决不能来皇宫的,更不能寻求父皇庇护,否则便等同于退出夺嫡之争!——杀害同胞手足的罪名,为兄此番可是替小九背了黑锅啊,若没有为兄暗中相助,小九又岂能有眼下这等大好局势?”

李寿闻言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心中有些动摇。

见此,李慎趁热打铁,故意叹息说道,“罢了罢了,若是小九为难的话,就当为兄不曾说过吧,反正昨夜为兄暗中相助小九,也并非是全无私心!”

“此话怎讲?”

“显而易见!——似老二、老五这等心肠狠毒之人得了势,必定容不下为兄,到时候,为兄只有死路一条;反之,倘若叫小九得势,为兄虽说失去了皇位,却还能当个富贵王爷,衣食无忧……”说到这里,他望着李寿叹了口气,摇摇头朝正阳门方向走去。

李寿总归是涉世不深,听闻李慎那番话,心中着实不好受,犹豫一下,抬手喊道,“三哥且止步!”

听闻这阵呼唤,李慎眼中露出几分莫名的笑意,继而收起笑容,转头望向李寿。

却见李寿犹豫了一下,拱手说道,“倘若真如三哥所言,父皇将皇位传于小弟,三哥托付之事,小弟绝不敢辞!”

李慎闻言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亦拱手说道,“如此,就拜托小九了!”

“不敢!”

“对了,父皇招小九有要事,小九速速前往,莫要耽搁,为兄就不打扰了……”

“小弟恭送三哥!”

“呵呵,免了免了……”

目视着三皇子李慎走远,李寿颇有些头疼地挠了挠头,朝着老太监王英方向而去,却见这位侍候了大周皇帝李暨近三十年的老太监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他。

“王公公?”李寿纳闷唤道。

只见老太监王英目视了一眼三皇子李慎离去的背影,继而又望了一眼李寿,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但最终却未说些什么,只是将李寿请到了养心殿内。

而这时,大周皇帝李暨正在养心殿内殿龙榻上安歇,看得出来,比起前些日子,这位身份尊贵的大周皇帝显然要憔悴许多,眼眶凹陷、面无血色。

不难猜测,太子李炜的死,对他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使得这位帝王仿佛在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几岁,尽显老态龙钟模样。

在空无一人的宫殿内,大周皇帝李暨躺坐在龙榻之上,抚摸着手中那柄血迹斑斑的宝剑。

那是太子李炜生前所佩的剑,也是他昨夜打算用来弑君、弑父的剑,而如今,这柄剑已失去了主人……

“可惜……”李暨喃喃自语着。

这句话他昨夜也曾说过,只是没有说完罢了。

李暨当时想说,再给太子李炜几年,李炜或许就能超过他的父亲。

对于众皇子来说,这是来自他们父亲的最高评价,只可惜,太子李炜已经听不到了……

大周盛行抓周之礼,世人觉得,在这个习俗中小孩子所抓到的第一样东西,能够反映出他们成就。

前太子李勇抓到了一柄木刀,因此命名为[勇];太子李炜抓到了一颗在夜晚的仪式中烁烁放光的夜明珠,因此命名为[炜],同[辉],即光亮的意思;三皇子李慎在抓周时足足注视了那多达数百件的道具长达一炷香的功夫,最后才抓起了身边最近的东西,因此命名为[慎];四皇子李茂因为爬到了那些道具中的最高处,抓取了摆在最高的一件道具,因此命名为[茂],即位居至高;五皇子李慎原本像他亲兄长李炜一样,准备去拿那颗夜明珠,但是最终,却拿起了盛放夜明珠的盒子,因此命名为[承],即衬托光亮的影子;六皇子李孝因抓起儒家孝经,因此命名为[孝];七皇子李彦因为抓起一本道家的风水书,因此命名为[彦];八皇子李贤因为从众璀璨的珠宝中翻出一条文人、君子悬在腰间的佩缨,因此命名为[贤],唯独九皇子李寿因为刚满月就被抱出皇宫,因此不曾经历抓周之礼。

或许世上有些事物,确实无法用常理来判断,就连天子李暨也颇感意外,他对他这些儿子们所取的名字,竟恰恰便是他们性格、或者人生经历的日后写照。

无可厚非,在这九个儿子中,李暨最爱长子、也就是前太子李勇,但是,这并不表示前太子李勇最像他的父亲李暨,毕竟李暨在执皇权的三十年中,在起初阶段,他是不折不扣的暴君,这从他下令南军[陷阵]屠杀金陵内所有供着南唐皇帝刘氏灵位的事就可以证明。

或许谁也不知,前太子李勇的性格,酷似李暨当年为了皇位所铲除的一位兄长,或许是因为愧疚,李暨才希望李勇能够继承皇位,只可惜,文武兼备的李勇尚不及弱冠便病故在凯旋返京的途中,而最像李暨当初年轻时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子李炜,心狠手辣,有权谋、有城府、有手段,唯一的区别在于,李暨并不像太子李炜那样,有一个同父同母的至亲兄弟。

记得,谢安曾经怀疑过,天子李暨对太子李炜似乎包庇过多,就连太子李炜叫金铃儿陷害八皇子李贤,李暨亦不闻不问。

而事实上,谢安的猜测并没有错,天子李暨确实有包庇太子李炜的思量,毕竟在李暨看来,似八皇子李贤这等行事光明磊落的君子,并不适合作为一介帝王,充其量也只是亲王罢了。

而说道适合继承皇位的,便只有太子李炜、三皇子李慎、四皇子李茂,哦,还有五皇子李承……

不得不说,五皇子李承行事之狠毒,着实叫天子李暨也吓了一跳,毕竟在此之前,天子李暨着实没有想到,他众儿子之中,竟然还藏着这么一位枭雄。

而在这些继承人中,天子李暨最看好太子李炜,因为太子李炜酷似年轻时的他,只可惜,在器量、气魄方面,仍有不足。

也正因为如此,天子李暨犹豫不决,最终也没在遗诏上写上太子李炜的名字,只放了一张空的诏书,却没想到因此酿成大祸,致使最有利的继承人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