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两军并进:文伐之威(第4/4页)

伴随着叮叮当当一阵乱响,西征周军射到函谷关的箭矢,大部分都已落了下来。

正如那名叛将所预料的,尽管这一波箭雨足足有近万支,可关上的守军,却几乎没什么有伤亡,也是,那种落下时歪歪斜斜的箭矢,能有什么杀伤力?

当然了,也有几个倒霉蛋被箭头砸中脑袋,哗哗流血。

“这是……”一名被箭头砸中脑袋的叛军将士捡起了砸伤自己的箭矢,他这才发现,箭矢上的箭头,已被人有意地磨钝了。

忽然,他注意到,箭杆上绑着一张纸。

好奇之下,他拆了开来,发现那张纸上只写着一句很简单的话,大致意思就是,凭着这张纸,出城投降的叛军,非但可以免死、且家眷连坐之罪,还能减刑:

最先向周军投降的一百人,免所有刑法,前五千人减刑三等,前一万人减刑二等,前两万人减刑一等。

望了望左右,那名士卒悄悄将那张纸贴身藏了起来……

而此时,其余关上的叛军士卒显然也注意到那些箭矢所帮着的纸条,在与相熟的同泽一番议论后,不约而同将那张纸条都藏了起来。

而此刻函谷关城下,谢安也已遥遥望见了那波射向函谷关的箭雨,拍了拍手,吩咐左右将军说道,“好了,戏演完了,该散场了!——传令下去,全军缓缓撤退!”

“是!”苏信、李景等将抱拳领命,策马回到自己曲部,指挥麾下的将士们缓缓撤离。

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今日之事,否则,他们又如何会丢下自己的部将不顾,来到谢安身旁。

先是四万西征一军,其次是数千南军,继而是七万西征一军,在函谷关上将士捡拾那些箭矢上的纸条时,谢安麾下这近乎十二万大军,缓缓撤离了。

可以说,这十二万军队的将士只是来走了过场,像木桩一样站了小半个时辰,什么也没做就回去了。

尽管他们从自家将军口中得知,今日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厮杀,可就算这样,也没想到是这样荒唐的事。

别说西征军的将士们不理解,就连函谷关上的叛军将领们,也是一头雾水。

明明是气势汹汹,率领着十二万大军在函谷关外摆好阵型,结果除了敲了半天鼓,派了唐皓等人与关上的将领展开了骂战外,几乎什么都没做就回去,哦,倒是射了一波箭,不过满打满算,也没几个叛军将士因此丧生。

“这周军虎头蛇尾,究竟想做什么?”望着缓缓撤离的西征大军,秦维心安之余,实在有些不解。

忽然,他注意到有一名将领正握着一张纸条皱眉观瞧,心下一愣,问道,“这是何物?”

那名将军闻言一愣,不敢隐瞒,如实说道,“启禀秦帅,乃是方才西征周军随箭射到关上的……”

秦维皱了皱眉,抢到手中,粗粗一瞥,继而大惊之色。

“快!——速速派人将这类纸条都收缴,就地焚毁!”

“诺!”

尽管秦维在意识到了不妙后,当即派人收缴这类纸张,但他还是慢了一步。

截止三个时辰后,那一万份用箭矢射入函谷关上的减罪文书,收缴至函谷关主帅秦维面前的,却仅仅只有一千来份,撇开那些纸条落到函谷关下可能性不谈,函谷关叛军士卒藏匿不报的,多达九千份。

甚至于,事发当夜,便有几名叛军士卒偷偷溜出函谷关,到西征周军的几个营寨投降。

起初是一个两个,继而是一个伍、一个什,紧接着是一个百人营、两百人营,以至于数日后,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一夜都有大量叛军士卒偷偷溜出函谷关,向周军投降。

可以说,但凡是家眷不在函谷关的,皆有意向周军投降,就算是家眷在函谷关在,也在思索如何连同家眷一道溜出关中。

纵观函谷关上六万叛军,几乎没有人在思索着如何才能够击溃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