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回忆时间轴(一)(第3/3页)

“呵!”韩裎轻笑着望了一眼谢安,继而抬手,从身旁家丁手中又接过一篮寿食,但是谢安却没有急着去接,反而是后退一小步,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似乎是等着韩裎再将其丢到地上,他再去捡。

“……”不知为何,韩裎的表情突然变得十分古怪,在深深望着谢安许久后,将那篮寿食递给了谢安,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这次并没有故意将手放开。

“你辈读书人不是说不食嗟来之食么?”在谢安连连道谢,正要转身离开的时候,韩裎喊住了他。

只见谢安嘿嘿一声,不慌不忙地说道,“首先,在下并不是读书人,只是一个尚得不到温饱的可怜虫罢了,其次,嗟来之食,也是食……不是么?”

“不错,不错……”并未瞧出谢安故作恭敬的韩裎闻言哈哈一笑,从怀中摸出一个小银锭,丢到谢安右手的篮子中。

“多谢侯爷!”

道了一声谢,谢安转身拎着那篮寿食离开了。

期间,周围的人群皆向他报以异样的目光,就连方才那位书生亦用不屑的神色望向谢安,似乎是在表示他对方才与谢安交谈一事深感不耻。

然而谢安却不是很在意,在他看来,这事与他在大学就读期间去社会找工作一样,公司的头头给你钱用以养家糊口,而你则给予对方相应的尊重与回报,这只是一种交易行事而已。

与其是在意这些,谢安倒是更在意,他是否能够找到前几日那家热情接待他的人家,将怀中那一个银锭偷偷塞到门里头。

人呐,不是什么时候都会一帆风顺,就好比你走在一条小巷中,迎面走来一条恶狗,难不成你也跟它争道?

你要跟它争,它准咬你,让狗先走,这不丢人,人活在世上一辈子,总有吃屎的时候,记住别嚼就行!

话虽粗俗,但道理却是真的,人呐,处在弱势的时候,就必须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当然了,秉着[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人生格言,谢安也不介意自己日后飞黄腾达后,也去戏耍戏耍这位西乡侯,但是在此之前,他还是得夹着尾巴做人,毕竟人要有自知之明,在一般情况下,以卵击石这种事,绝对称不上是勇敢,非但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还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道理,谢安在九岁时候与孤儿院一位工作人员吵架之后便有了深刻的体会。

然而周围的众人,却瞧不出谢安这一手的高明,只将他当成是没羞没臊的地痞无赖,却想不到,那正是谢安故意营造的氛围。

要知道方才韩裎没有松开手,那绝对不是他忽然良心发现,真正的原因在于,谢安给韩裎营造了一个他并不在乎屈辱的错觉,这让后者感到相当无趣。

毕竟,一个人若是不在乎受到屈辱的话,再去羞辱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习过心理学的谢安而言,要摸透韩裎心中的想法,再轻松不过了,包括之前故意装出那般不顾脸面的模样,其实无非只是为了设套子罢了。

只能说,西公府门前的这帮人,见识太过浅薄罢了,不如谢安临机应变的能力强。

倒是在距离西国公府大概十几丈远的位置,在一辆装饰古朴的马车上,有一位看似五六十岁的老者正撩帘观望,清清楚楚瞧见了那一幕的他,眼中隐隐露出了几分惊讶之色。

这辆马车已在这里停了许久,车上的老者,似乎也是前来西公府赴宴的客人。

而在谢安路过的期间,马车的帘子再一次撩开了,车内那位老者瞥了一眼谢安,以及他手中的那一篮寿食。

“蹬蹬蹬……”

没过多久,伴随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一位穿着管家衣饰的老者从前方小跑了回来,与他一道回来的,竟然还有刚才戏耍谢安的西乡侯韩裎,此刻的他,正毕恭毕敬地站在马车前。

“老爷,西乡侯亲自来迎接老爷!”老管家低声问道。

“唔,好!”马车内传个一个淡淡的声音,继而,走出一位身穿素青色长衫、长衫上绣着一只丹鹤老者,神态从容,隐隐有股书香气息。

见此,韩裎慌忙拱手拜道,“小侄拜见长孙伯伯!”

“不必多礼,”老者微笑着摆了摆手,继而转过头去,望了一眼远处谢安的背影,轻笑说道,“老夫方才见到一个小家伙拎着一篮寿食离去,实在是……叹为观止啊!”

“长孙伯伯说笑了……”似乎是从老者的话中听出了调侃的意思,韩裎面色一慌,勉强笑道,“小侄素来宽以待人……”

“借机欺辱他人也算是宽以待人?”

“呃?——您都瞧见了?”韩裎满脸尴尬之色。

“呵!”老者淡淡一笑,抬腿走向西国公府的府门,望着那宏伟的府门,脑海中不禁回想起了方才那名少年。

“十年……”

“啊?长孙伯伯说什么?”旁边的韩裎满脸诧异之色。

望了一眼韩裎,老者高深莫测地笑了。

“不,没什么……”

此位老者,正是长孙湘雨的爷爷,大周当朝丞相,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