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第2/2页)

对于那些传世之宝,宗泽认为不可擅动,将来朝廷回銮,应当归存国库。因此他命令,只将金银搬出,而对于那些历代瑰宝,依然就地掩匿。

包括宗泽在内的全体参与此次行动者,在行动前都曾严肃起誓。此刻宗泽神色严峻地再次重申,各位弟兄务必牢记誓言,哪个敢泄密,天地共诛之。后来这些义士无一违誓,皆至死将秘密烂在了肚子里。因而随着日后中原的彻底沦陷,这个秘密便永远地湮没在了世间。

宗泽取出的那批金银,在后来的两河抗金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若无这笔财富支持,莫说装备平叛之后收编过来的大量义军,就连区区数万留守司军的军需,也是很难解决的。

对于东京留守司何来如许财力竟能保证了沉重的军需,宗泽和闾勍的一致口径是,来自豪门大户的慷慨捐助。朝中有人对此说颇有疑惑,觉得其中恐怕是另有奥秘,然因没有凭据,却也难以妄猜。而皇上赵构则是乐得宗泽不伸手向他要钱,至于宗泽是如何做出的无米之炊,那就懒得多想了。

关于夏永济父女后来的归宿,在此做个简略的交代。

虽然宗泽使用障眼法宣告了蔡京藏宝之说纯属子虚乌有,但出于种种顾虑,夏永济觉得自己还是远走高飞为妙。宗泽也主张他仍须保持谨慎。于是宗泽便付给了他一笔丰厚的酬金,派人将他父女秘密送出了京城。

随同夏氏父女一起离京的还有毛娃。对毛娃这个看似木讷实则机敏且又品性厚道的年轻人,夏永济一看便打心眼里喜欢,在了解了他的身世之后,即生招婿之意。毛娃原就对莲儿暗慕于心,于是这段姻缘一拍即合。

夏永济带着莲儿和毛娃南下后,先去荆湖,后入广南。但尽管一迁再迁,他总是感觉有某种危险如影随形飘忽左右,令他心神不宁。

某夜,他梦见有人言之于他,告诉他如欲彻底避祸,最好移居异域。夏永济一向深信梦谶,便将这话记在了心里。

数日后,他遇一褐面凸额外商,对他的雕石手艺赞不绝口,力邀他去南洋合作。夏永济欣然允诺,携莲儿毛娃跟随那外商途经大越漂洋过海,抵达了一个景色旖旎的神奇岛国。

到了那里,夏永济方知,那个位于南海之中的岛国名唤渤泥,古称婆罗、婆利,早在千年之前,便与西汉王朝互有贸易往来,且对中华文明仰慕至深。那个所谓的外商,实为该国使者,他去宋朝游历的目的,乃是奉命为该国之王宫整修工程寻访民间的能工巧匠。凭着夏永济和毛娃的精湛技艺,在这个伊斯兰国度安居乐业绝无问题。

从此,夏永济一家人便在渤泥落地生根,繁衍下来。

那个唤作渤泥的古国,如今的名称是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在文莱的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有一条街道在历史上被冠以中国人名称,沿袭至今未变,其名曰“王三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