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为子孙预谋未来!(第2/2页)

其一,诸葛亮的字迹很漂亮,苍劲有力,龙飞凤舞,不过落笔略显仓促,说明他的心中很焦急,焦急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了。

其二,诸葛亮人在米仓道,这里也是蜀汉主攻方向,至于四十万大军之说,不过虚张声势罢了,撑死了也就十万人马,还是疲惫之师了。

其三,诸葛亮又在用反间计了,劝说自己弃暗投明、安汉兴刘,还要以汉丞相之位相让,估计过不了几天,书信内容就该传到许昌城去了,而一个计策接连使用两次,说明这条卧龙是黔驴技穷了。

而三重意思合在一起,只是证明了一件事情,诸葛亮焦心如焚,急于进行大决战!

荆州方面,最初的疯狂劲头过后,关羽军队的攻势锐减,而襄阳城守军在两路援军的配合下,频频的发起反攻,收复了很多城池!

如今关羽进攻无力,退不甘心,军中物资消耗殆尽,又没有什么外援可用,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中了,而江东人马调动频繁,似乎有出手的意思!

巴蜀方面,诸葛亮的三路进攻受挫,迟迟没能攻入汉中郡境内,反而折损了部分人马,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加上之前的反间计,蜀汉集团内部人心惶惶,撤兵的呼声日益高涨!

到了这一步,诸葛亮的北伐基本失败了,不过要想反败为胜,还是有一个办法的:‘就是在战场上打败萧逸,最好是俘虏,或者杀掉萧逸!’

萧逸是曹魏第一重臣,更是百万曹军的灵魂,只要能够将之打败,不但可以重挫曹军士气,还能打破曹魏集团内部均衡,中原陷入混乱之中,蜀汉才能趁虚而入!

因此上,诸葛亮派人送来战书,并暴露出自己身在米仓道,为的就是把萧逸吸引过去,双方进行一场大决战,这样才有擒贼先擒王的机会!

按照以往的经验,萧逸每次率军出征,都是亲临战场,冲杀在最危险的地方,这次想来也不会例外吧?

“玄儿,这件事你怎么看?”

“回禀父亲:从战局发展来看,蜀汉人马锋芒受挫,后援不继,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我军乃是生力军、粮草也很充足,父亲此时出兵汉中,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说的不错,蜀汉国力有限,根本打不起持久战,这次北伐只怕要虎头蛇尾了,我军趁势反攻,却可大获全胜,不过你说错了一点!”

“孩儿蠢笨,请父亲大人指教!”

“呵呵,为父身体不适,要到长安去修养一段时间,这次由你代父出征,去汉中与诸葛孔明决一死战吧!”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