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王昌龄的崇拜(第2/2页)

余下李翼德、夏珊等人的功绩也逐一嘉奖,或是升官,或是赏赐银钱,无不面面俱到,绝无半点私心偏颇之处。

收到各自封赏的将士也未有不服,兴高采烈的接下赏赐,对于裴旻愈发敬服。

处理好平叛功劳的问题,张九龄又将一叠公文放到了裴旻的面前。

他细心的将公文分成三组,道:“左边都是需要国公亲自处理批阅的公文,比较紧急,国公最好尽快处理。中间国公抽空翻阅便是,都由属下们做主处理好了。右边这些皆是琐事,可看可不看,随便国公自己。”

“好!”裴旻一口应下,也不觉得麻烦。

他麾下的张九龄、袁履谦、李林甫还有远在莫离驿的封常清都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才。

身为他们的长官,裴旻也需表现出足够服众的才略,方能镇得住他们,让他们俯首听命。

这应该他处理的公务,他绝不会推卸他人。

“对了!”张九龄又想到一事,笑着说道:“属下又要恭喜国公,又有人才来投了。”

“谁?”裴旻眼睛一亮,他是白手起家,走到今日完全靠自己,同时也在于李隆基的破格提拔。

他的晋升并非一步一个脚印,所以结识的助臂不多,只能倚靠自己一个个的挖掘招募。也就有了现在不拘一格降人才,李林甫这样的人,都在他手中委以重任。

对于人才,他可是求贤若渴。

“是王昌龄,王少伯!”张九龄笑道:“少伯天才流丽,诚乃河岳英灵也!”他心里实在高兴,王之涣、王昌龄皆是文采风流之辈,与之意气相投。有事的时候,一起处理公务,没事的时候吟诗喝酒,没有什么比这更加痛快了。

裴旻一听来得正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七绝圣手,大喜过望笑道:“那还等什么,快快有请。”

张九龄深知裴旻脾性,笑着下去了。

不过多时,裴旻便见张九龄带了一位与之差不多年岁的风采青年来到了大堂。

裴旻看着青年,意外发现青年一脸的激动,那眼神,那感觉就好像自己见到李白一样。

岂难道?

裴旻心底突然生出一个念头。

风采青年大步上前深深作揖拜,带着几分激动的道:“河东太原人王昌龄见过裴国公,昔年听得国公一首《出塞》,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今日能见国公,三生之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