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努尔哈赤:大明帝国的忠实掘墓人(第2/6页)

三十六年之后,努尔哈赤就是这么做的。

平心而论,帝国为努尔哈赤失去亲人的悲恸付出的代价称得上是高昂了。如果再加上本人的才华与能力,几乎提供了努尔哈赤实现雄心大志所需要的一切条件。最后剩下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干一番大事业所必需的运气。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努尔哈赤的运气太好了。

尤其是大明帝国晚期政治上的腐烂,使努尔哈赤在差不多完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做完了他想做的一切,使他能够在只有十三副盔甲、一二十个人的情形下顺利开始自己的事业,并长达三十多年。

人们传说,努尔哈赤特别喜欢《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可能是真的。他尤其喜欢使用偷袭、长途奔袭、疑兵与埋伏、里应外合等战法,看上去相当精彩,既很像那些古代故事,似乎又有点儿李成梁的影子。这种军事训练使他在统一女真的漫长岁月中,受益不小。 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努尔哈赤身经百战,除了最后一仗败给袁崇焕之外,一生没有打过败仗。是否如此,姑且存疑。

有证据显示,与那些生理心理正常、自我感觉良好的男士一样,努尔哈赤对于美丽的异性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克制。他可能是十几位妻子的丈夫——至今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他究竟有多少个妻妾妃嫔,他还是十六个儿子和八个女儿的父亲。

他可能是一位感情热烈而奔放的男人,有时这种感情会表现得偏激而暴烈。与他同时代的一位观察家指出:“酋长努尔哈赤为人多疑、狞厉、威重、暴烈,那些素来亲近昵爱的人,比如妻妾、子女等,一旦稍有忤逆,即加杀害,所以没有人不畏惧他。”(李民寏《建州闻见录》)从这样的角度观察,他显然是一个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甚至达到了特别偏执的程度。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会有机会看到:他众多的妻子、儿子、弟弟中都有人死在他的手下。这一再证明,做这种人的亲人是一件很不好玩的事情。

他具有典型的多重性格,在不同的方向上,都会表现得十分突出:陷入感情纠葛时,他狞厉暴烈,十分可怕;一旦感情与他从事的工作发生冲撞时,他会立即表现得冷静而理性,同样很可怕。

对于这位好汉来说,父子、兄弟的骨肉手足亲情,朋友、同事、战友的友爱之情,夫妻、男女、情人之间的爱恋之情等等,都是次要的,必须服从他所要做的事情。这时,在他身上,便完全没有了感性和理想化的色彩,他变成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极端现实主义者。

在这种时刻,他所表现出来的东西与甚少考虑人性因素的政治文化传统,便严丝合缝地连到了一起,构成了以冷酷和暴虐为主的多重性格。他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同胞弟弟、两个侄子,对于辽东汉人实行种族灭绝式屠杀,鼓励亲生儿子杀死自己的母亲,临死时留下遗言杀死自己最喜爱的女人,为这种冷酷和暴虐提供了很难辩驳的例证,令我们对于政治文化传统中的天性凶残,不抱有幻想。

从大明万历十一年到大明天启六年(公元1583—162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族、对抗大明帝国的努力历时四十四年。

如果从时间参数上看,人们有理由在比较中怀疑努尔哈赤的政治、军事才能——他折腾事儿的时间似乎过于漫长了些。

这种看法说出了一部分事实,但对于努尔哈赤似乎有欠公允。原因是,努尔哈赤面临的局面过于复杂。此时,大明帝国尚未天下大乱,尽管只是凭借惯性在活着,但它毕竟没有死,它那天朝上国的庄严假象还足够吓人。这种情形,使努尔哈赤周围布满了虎视眈眈的敌人。

粗粗看上去,他们哪一个的力量都不比努尔哈赤弱,如朝鲜,如蒙古各部族,还有努尔哈赤同一种族的其他女真兄弟。他们中的任何一家都有可能得到大明朝的支持,从而令努尔哈赤处境险恶。

为此,努尔哈赤处理得十分艰辛。

一方面,他频繁出击,用暴力摧毁、武力胁迫和利益诱惑,将那些女真部族兄弟强力整合到自己的麾下;另一方面,他要让那些暂时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制服的兄弟感受到自己的善意,而不是威胁。

于是,他需要与他们结盟、对天发誓和联姻——将自己的女人们嫁给或许诺嫁给对方,将对方的女人们娶来或许诺娶她们等等。

这样建立起来的联盟十分脆弱,常常今天刚刚杀马杀牛地对天盟誓,或者刚刚为新婚夫妇百年好合、白头到老干杯,转过脸去就发现对方或自己需要毁约了。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多种多样。努尔哈赤认为:大明帝国明里暗里发挥了特别恶劣的作用。对此,只要读一读他的众多谈话和文告,就会一目了然。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频繁的战争、结盟、背叛,再战争、再结盟、再背叛中,努尔哈赤十分细心地呵护着大明帝国君臣那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使事情变得十分圆满——继祖父和父亲被误杀而袭任建州左卫指挥使之后,李成梁将军在第一次离开辽东总兵任之前,又帮助努尔哈赤获得了帝国政府册封的建州左卫都督佥事一职。几年后,努尔哈赤以“为帝国保卫边疆的功勋”,被封为大明帝国“龙虎将军”。这是一个正二品的崇高头衔,据说历史上的女真族人中,只有很少几个人得到过这样的荣耀。努尔哈赤的道行不可谓不深。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我们对努尔哈赤的道行建立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关于东哥的故事。

在晚明前清时代的女真部族中,东哥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她对当时女真各部族之间的风云变幻起过重大影响,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

东哥的遭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希腊美女海伦的故事。东哥是女真叶赫部酋长的女儿,据说,这是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用中国古代文人最喜欢的说法形容,大约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号称叶赫第一美女或女真第一美女。

与那位西方美女比较起来,东哥的命运要悲惨得多。

原因是,海伦虽然导致了血流成河的特洛伊大战,但毕竟享受到了真挚深切的情爱。而东哥则在她父亲和哥哥两代叶赫酋长手里成了一个政治筹码,在不断挑起女真部族间的攻伐仇杀中,蹉跎了容貌美丽、情感丰富的青春岁月。

据说,东哥只有十岁左右时,作为叶赫部酋长的父亲就把她许配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也为此送了数量不菲的聘礼。长大后,东哥出落得明艳不可方物,成了闻名遐迩的美人。在此期间,作为海西女真之一的叶赫部落却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成了势不两立的冤家;更糟糕的是,东哥的父亲偏偏在战争中死在了努尔哈赤部下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