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2/2页)

如同被关在监牢中,很快就热得没了力气,蔫了下来,甚至都不想说话。几千人都安静得就像一群幽灵,有形,却没有声息。仿佛他们根本不存在。如果再持续下去,很多人就会无声无息地死去。

昏昏沉沉的时候,他们突然听见有人在喊,还有力气的抬起头,看见城头上,有一士兵拿着喇叭话筒喊着,“城下的人听仔细!”

更多的人抬起头,听着那士兵又重复了一遍,“城下的人听仔细!”

然后重复到第三遍,“城下的人听仔细。”

这一回,只要有意识的都抬了头。

“定州路都监、天门寨知寨秦公有吩咐……”

“据俘获鞑子招供,有鞑子细作暗潜尔等之中。”

望着城头上的几千人,都是目光呆滞,谁也没有余力去关心身边的细作。

“故此都监有令,将在尔等之中搜检,凡通过搜检,确认并非细作者,即可入城。”

就像一块石块落入水中,人群中泛起了一阵涟漪,随后化为一波巨浪。

入城?

入城!

从沉寂中沸腾的人群爆发出巨大的声浪,然后向内侧城门涌去。

“安静!!!!”

用长长的尾音表达自己的态度,不过更有效的是一声清脆的枪响。

“全都不得妄动!”话筒中的声音尖厉,“制造混乱者,便是辽国细作!”

连续几次的重复,伴随着枪声,人群恢复了平静。

“妇人,幼子,老者,可不必搜检。其余人等皆须搜检后方可进入。”

“搜检过程中,凡不听号令者,视同细作,杀。煽惑人众者,亦是细作,杀之勿论。尔等也当仔细观察左右,如有异动之人,可立刻拘捕,但凡捕获奸细一人者,便有百贯重赏。”

话筒中接连说了好几条禁令,城头上拿着火枪的士兵,几声枪响,都证明这几条禁令并非是玩笑。而百贯赏赐也让人感觉到那沉甸甸的分量。

一时间没有人再有多余的动作,反倒关注起左右。

“靠近内门者稍退。”城头上又喊了起来,随着门前人众依言后退,内门也有了动静,开启了一条缝。

看到内门开启,后面的人激动起来,拼命地向前。城门砰的一声又阖上了。向外侧开启的内门城门,只要门外的百姓稍一推挤,立刻就会阖上。

两三次下来,现实教会了他们不能性急的道理。

城门终于开了一道允许一人进入的缝隙,缝隙后面就是通向内城的门洞。

靠近城门的人得到最优先权,争先恐后地进去城门。

“后退!后退!先让妇孺进来,先让妇孺进来。”喊话的人说完后,又一次次重复禁令,“扰乱秩序,不听号令,视同细作。”

三座城门都是这样的安排,同时在放行百姓。城内还有一批人,都是军中的家属,作为向导,引导他们前往可以休息的校场。

他们的态度都很好,但被放行的百姓们,他们印象更深的还是时不时就响起的枪声。

“先把话说明白。”枪声响起的时候,王殊对秦琬说,“然后就是不怕杀人。他们既然怕北虏的刀,就更应该怕官军的枪。”